推荐文章
佛语心经语录大全网
1,⊙出入来去坐卧行住一心不乱。《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七
2, 如今最弱势的不是农民,而是城市里的边缘群体。他们一没 有生产资料,二没有职业,除掉微薄的低保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 其他收入。
3,⊙ 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方法,也有愉悦,平淡的愉悦。平淡 中有妙不可言的滋味。也许你甘于平淡的原因很简单:如果能够平平安安 地度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
4,⊙ 忏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忏悔就意味着你完全袒露你的内 心,正视自己的过失,而这本身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来面对,只要是严肃而诚挚地展示自己不为人知的 瑕疵,那便是走向纯洁、神圣的必由之路。
5,⊙当你放下别人给你带来的不愉快,你的幸福就来到了。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6,⊙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让别人一步,别人才会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窄;越宽容,越宽。不与君子计较,他会加倍奉还;不与小人计较,他会拿你无招。
7,⊙此众护法亦得生,法将欲灭为已住,必生极乐千叶花,相好庄严为佛子。既得生彼供正觉,庄严王劫无荆棘。于彼得成最上道,执持正法及天人。彼佛国土无魔事,无恶业报无胎生。时有无量菩萨集,又无声闻缘觉名。《如来智印经》
8,⊙受到良心责备的事,就不该去做。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9,戒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去做,这叫止恶;另一方面是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这叫修善。
10,⊙不应以限量心行于六度,住于十地,净佛国土,事善知识。应同诸菩萨,安住无边劫,供养无量佛,严净不可说佛国土,出生不可说菩萨愿。《华严经》卷七十六,入法界品以如是去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国土清净庄严,悉以庄严于一世界。《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回向品
1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身处逆境,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就 在于,强者在环境中抓住了机遇,并勇于吃苦创造了奇迹;而弱者在环境中 选择了随波逐流,害怕付出而最终放弃。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 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多 思考了一个问题。
12,⊙有人请教倓虚大师:“您学佛几十年,不知道您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是什么?”他说:“我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净慧
13,⊙远烟别浦,行行之鸥鹭争飞;绝壁危峦,处处之猿猱竞啸。又见渔人举棒,樵子讴歌,数声羌笛牧童戏。一片征帆孤客梦。——《法演禅师语录》
14,以佛心做佛事,一切事都是佛事。
15,⊙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譬如窃贼认作家人,则所有家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陈飞青书》
16,⊙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佛遗教经》
17,一理通,万理彻。如能了彻真理,知道路在哪里、自己在做什么,一切明明白白、清清朗朗,就能把握自己。最怕的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才会彷徨、苦恼。
18,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就叫做“颠倒众生”。
19, 走得太快,身边的许多风景都被错过。或许被错过的风景都 与你无关,但有些风景可以提升你生命的质量。偶尔缓一缓脚步,或 者干脆停下来,环顾一下四周,你可能忽然发现,眼前的某处风景正 是你疾步追寻的梦。其实,很多时候,梦不在你追逐的前方,而就存 在于你的周围。
20,世界上曾出现无数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他们以大慈悲心摄受众生,传法、引导、加持、护佑,提供种种方便解脱大道。但我们仍然执迷不悟、以苦为乐、执我为实,身口意总是与佛法背道而驰。由于自身的我执和业力感召,最终我们没有被佛菩萨救度,至今仍在轮回中流转,在苦海中受苦,实在应感到遗憾和忏悔。
21,『最有禅意的句子』学佛很久却仍未认识烦恼,表明我们的学佛仅限于学术;修行多年却仍未解决烦恼,表明我们的修行只注重形式;即使自称是上师、活佛、堪布、法师、成就者,若仍未战胜烦恼,心中不具备爱心和智慧,那么这些成就者等的名号就是徒有虚名。
22,⊙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已不生妒心,自胜他人不生侨慢。《优婆塞戒经》卷四,杂品
23,⊙研义不难领解,难于精确。(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24,时时刻刻让你的心安住在当下,就能把心独立起来;心独立起来了,妄想就减少了。
26,⊙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每事好占便宜的便是。(民国)弘一《做人十大要诀》
27,⊙戒;有菩萨乘持清净戒,于声闻乘名大破戒。……以是义故,为菩萨乘说不尽护戒,为声闻乘说尽护戒;为诸菩萨说开遮戒,为诸声闻说唯遮戒;为菩萨乘说深心戒,为声闻乘说次第戒。《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28,『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从知福中培养感恩,从惜福中培养关怀,从造福中培养智慧。
29,⊙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着。《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
30,⊙人只有在生活的时空之中,当下接纳自己,把生活本身当做目的,不要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变成手段,这样才会发现生活的妙悦。——郑石岩
31, 时间深处 偶尔放下匆忙的脚步,让心空一空,腾出属 于精神和灵魂的位置,它们随后就到。不能怨精神 和灵魂的脚步太慢,快了就留不下坚实的足迹。倒 是要检视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因为走得太快,身后 连一点值得收藏的痕迹都没有。不妨等一等,生命 的油耗太大,车损惊人,应该大修或保养一次了。
32,⊙路,坎坷难走,需学会担当,心,人人都有,却人人不识。心,生生世世、永永远远跟学随我们,我们却常常忽视它。宇宙间一切万象,人生中一切际遇,莫不是由这颗心所变现、所幻化。
33,『生活禅语』真诚的微笑与祝福,是安定人心的大力量。
34,⊙ 与人辩论,无论输赢都是口头上的争执,对实际生活并不能起到任何 有益的作用;而动手实干,无论干得多还是少,它总是在改变,它总是让 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与其空谈将来的 理想,空谈“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祖国作出贡献”等大道理,倒不 如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自己的目标实实在在地做。空谈会导致失 败,为理想一步步地努力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35,⊙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36,⊙一雨一情,盖载生成。桃花濯锦而丽,杨柳弄风而轻。决决野泉发响,关关林鸟和鸣。历历见闻中得妙,更嫌何处不分明?——《宏智禅师广录》
37,⊙自力修行,欲断烦恼,如扬汤止沸,动静很大,沸泡也确一时消减,然釜底贪嗔之火不熄,全不济事。念佛法门,阿弥陀佛釜底抽薪,不知不觉,无声无息,自然锅冷水凉。
38,⊙须开千古眼界,成千古学识,方不负己灵。(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39,⊙有四殊胜法,若有受持读诵,解了其义,用功虽少,获福甚多,即与读诵八万四千法藏功德无异。云何为四?所谓念诵: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40,⊙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三十
41,三根普被,是指佛法可以使上、中、下根机的人同沾法益。知识高的人,觉得佛法广博精深;知识中等的人,觉得佛法受用无穷;知识低的人,则会觉得佛法给了他依靠。
42,⊙设病比丘无弟子者,当于众中差次使看病人.所以然者,离此已,更不见所施之处,福胜视病人者。其瞻病者,瞻我无异。设有供养我,及过去诸佛,施我之福德,瞻病而无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佛言
43,创造力和知识是不同的,创造力是一种任运的认知能力,它没有成规可 循。因此,当一个人学习了许多知识之后,超越它,把它放在一边,创造力 才真正发挥出来。这个阶段,代表自性之我开始悠闲地坐在树下,代表自我 之牛,则自在地在河边任运。
44,做环保的手,是最美的手。
45,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变得处处充满温暖与活力,而同时也会给我们自身带来累累硕果。
46,⊙看透才能获自在,得解脱;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成败,荣辱,福祸,得失……面对挫折和苦难,一路生活,一路坎坷;若将自己沉缅于悲忧低落的圈套中,再美丽的生活也会黯然失色。
47,⊙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文殊说般若经》
48,『生活禅语』智慧与烦恼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49, 人如果不自私,他离圣人已经不远;人如果太自私,他距魔 鬼必定已近。大多数人成不了圣人,也不愿当魔鬼,他们游走在自私 和不自私之间,不做作,不刻意。这样的人虽然寻常,但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