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相声艺术的语言特点
相声的语言诙谐风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一听就感到亲切、悦耳。有些印象深刻的人物、情节或“包袱儿”常使人久久难忘。
第一,通俗易懂,明快动听。相声的语言是群众的口语提炼加工而成的文学语言,它是一听就懂的大白话。明快流畅的俗文学,它的语言、语汇符合当代人民群众的日常习惯和绝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它的服务对象除了基层的一般群众外,那些搞科研的专家们,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们以及城镇里的学生、妇女、儿童也都爱听。所以,除了电影以外,相声是听众面最广、最多的一种艺术形式。
第二,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相声和评书有一点相通,即不论叙述故事还是模拟人物都要像身临其境真有其事一样,说龙龙飞,说凤凤舞,用语言把生动具体的动态形象摆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头脑中产生具体形象,仿佛是自己亲身经历,越听越饶有兴味。为了渲染故事情节,描绘人物神态外貌、性格特征,增加语言形象感,常用一些象声词,如:“嗖嗖嗖”、“刷刷刷”、“嘁哧喀嚓”、“乒乒乓乓”、“稀里哗啦”等和重叠形容词,如:“红彤彤”、“绿油油”、“黄澄澄”、“白茫茫”、“黑压压”、“热乎乎”、“亮晶晶”等烘托气氛。
第三,用词广泛,丰富多彩。一段相声需要有演员的叙述、评论、表白和模拟人物言谈举止,要求用词、口气、声调、表情既迥然不同又交错并用。两位演员“跳进”、“跳出”的表演,互相之间及与观众之问的感情交流,灵活多变,融为一身。语言不断地变化,增添了色彩的翻新,这是说唱艺术共有的特色,而相声又增加了一个必须抖响一连串的“包袱儿”,引人不断发笑的特色,使它的语言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