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电影芳华经典台词【大家觉得芳华这部电影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大家觉得芳华这部电影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芳华对我的感动:
在《芳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萧穗子的旁白,她说刘峰:似乎一点都没发现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说这句话的时候,1976年已经过去,几件大事已经发生,冰河已经开始松动,敏感的人已经发生时代有了变化,有些人心思活络了,文工团的年轻人们,有些开始听邓丽君的歌,有些人偷偷穿紧身牛仔裤、紧身衬衣,戴太阳镜,有些人的相亲对象,已经从军二代变成了华侨。
其实如果讲主线的话,其实整部电影,在讲述一个青年悲剧的一生。
那个青年叫做刘峰。前半生,刘峰的悲剧在于为了爱一个人成为了一个好人;后半生,刘峰的悲剧在于无法适应这个没有战火和依靠的社会。
我们年轻的时候,像刘峰一样,都这样喜欢过林丁丁把。她美丽,漂亮,是舞台的最中央,第一眼就会爱上的女孩。但在那个时代,刘峰能想到的唯一能够让林丁丁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办法,就是成为一个所有人都喜欢的好人。这样也许林丁丁也会喜欢自己吧。
刘峰在他眼里不像是个人,更像是军营门口的毛泽东头像。谁会爱上一个头像呢,谁会爱上一个对所有人都好的人呢。
可刘峰只有这个资本,他一无所有,只有善良。他前半生的悲剧大概就在于此,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成为一个不该成为的自己,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未来。
当他躺在战车旁,想死去的时候。他的前半生结束了。这是全片我第二个情不自禁想哭的瞬间。如果因为牺牲,我的名字成为你嘴里的歌,也许我的此生,也就没有任何遗憾了吧。
影片中战争场景的描绘宏大有力,盛宴般血色的战争,将主人公如泡沫一样虚幻美好的理想使命直接戳破在观众面前。
后半生,刘峰经历过战火,经历过一切失去,却依然没有走出过那段岁月。
他依旧是一个好人,但灵魂却像是死了一样,随着那个战车旁的年轻人死去了。他浑浑噩噩地活着,永远活在了那段战火中。他搞不明白这个新的世界,他不再是英雄,不再是军人,不再年轻。他搞不明白要回一个车怎么这么困难,搞不明白自己的老婆想要什么,搞不明白自己做好人有什么错。
他迷失在过去的芳华中,承受着未来的隆隆战火。
大概只有何小萍是那芳华里唯一没有变的事情,那张脸虽然变得苍老,但永远活在那被重新粘上的照片里。
漫漫人生,芳华只有一瞬,余生,便都是战火,但唯一幸运的是,在我们老去的时候,终于发现,我们拖欠彼此的那个拥抱,现在开始还不晚。
在结尾的时候,萧穗子说,2015年在她的孩子的婚礼上,她又和战友们见面了,她感觉,刘峰和何小萍反而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被上一轮信念潮流毁灭之后,反而超然了,逃离了,成了永远的局外人,再也不会被新的信念给吞噬了,他们反而获得了“永远”。
我们也有自己的芳华,我们也不得不在信念潮流中起伏,扮演弄潮儿,或者扮演失意者,然后一点点失去芳华,一点点失去招架之力,我们都当不了局外人,就像吴晓波说的,在这一轮的泡沫中,“所有试图置身事外的人,都不出意外地将成为受伤者”,而在潮流来去之后,谁都不可能抓住“永远”。
清风听思语,莫负芳华什么意思
清风听思语,莫负芳华--电影《芳华》经典台词之一。影片宣传语。涵盖影片主题。诗意用文字解释,就弱多了。清风啊。你可听见她们的心声,不要辜负青春年华。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
怎么看网络评《芳华》缺乏军事常识?
芳华电影中,有一些情节的设计非常有心机,比如在游行的队伍里撵猪,以及林丁丁的军装失踪后,旁边人随口说的被谁学雷锋偷偷拿去洗了,这看似不经意,其实是刻意设计的情节和台词,暗藏着对当时社会价值观和历史的极端不满与诽谤,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居心叵测的误导;当男主刘峰倒在战场上,旁白却在描述刘峰对林丁丁的情意,镜头也转向了林丁丁那略带夸张的演唱表情,这种刻意的安排是对那些牺牲在老山前线的战士最大的侮辱,不可不谓用心之毒辣。
您如何看待《芳华》?
观看电影《芳华》,又流眼泪了,多次。但好像并不是为剧情,也不是为了人物。只有一个:家庭出身。
芳华
男主刘峰,文工团里的活雷锋,人品道德能力无可挑剔,人人说好。可是农村出身,爸爸是个乡村木匠。他对战友是真正的爱,对老兵捎信带东西,对新兵无微不至。能吃亏,食堂打饭别人吃饺子他吃饺子皮;有能力,在单位领导器重要推荐去上军校,厨房跑了头猪,第一时间就想着叫他一块去抓。(抓猪的场景很反讽,迎着高举毛主席语录,喊着誓死保卫毛主席口号的游行队伍追过去。)有爱心,为了给战友省钱结婚,自己给他打一套只有在上海或者军区领导家才有的沙发。此战友也是农村出身的大龄青年,被城里媳妇逼着要的沙发。确实是个活雷锋,也可以说一个农村孩子为了改变命运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然而,他的家庭出身好的战友们虽然平时嘴里夸他活雷锋,心里并看不上他,把他的奉献当成理所当然。当他为了爱情,把上军校转干的机会给别人。然而在给暗恋对象(上海姑娘,反差大不大?)表白后,被所谓战友看见后第一反应是“活雷锋变流氓”被诬陷成刷流氓。在受尽侮辱后,下放到大山深处的连队伐木。临走时无一老战友相送。唯有他照顾的女主新兵出于感激前来相送。一堆的奖励都扔了。
刘峰
女主何小萍出身更不好。父亲有历史问题在劳改,母亲改嫁,继父歧视,其他兄弟姐妹欺负。以为来到部队不会再受欺负,等来的其实还是伤害与凌辱。她的舍友们一开始就对这个不属于她们团体的新人就排斥。从偷军装事件到晒内衣事件始终只看到凌辱。甚至人家在得到英雄称号后精神崩溃,也换不来她们半点同情“她不是一直想当英雄吗?怎么这个样子!”她因看到男主这么好的一个人被陷害,无人站公道从而对文工团产生了厌恶和抵制。在没有选择后给她当了一回主演后就被毫不留情的发配到前线卫生队。
月下独舞
男主女主为了洗刷自己,前者上前线浴血奋战丢了一只手,后者抢救伤员过多导致精神崩溃。男主带队上前线不要命的场景和女主在看节目时独自一人走到草地月下独舞真的看得我不能自已,泪流满面。退伍后,男主讨生活蹬三轮车,被城管收车讹诈,甚至摁倒在地上打。女主因精神问题一直未婚,孑然一身。
刘峰何小萍:岐零客遭遇飘零人
郝晓雯,出身高干家庭,一直是团里的一姐,无人敢惹。也是她一开始就主导了对女主的歧视,一系列的迫害行动,她都是主角。只因为她有一个军长爸爸。口称“江山都是她们家打下来的”只不过被纠正是她爸爸们打下来的。在得知舍友男友是同为高干子弟后,在明知道舍友的感情也好不含糊地伸手夺将过来。退伍后,更是占尽了资源优势,自己做了阔太,老公成功经商,三亚拿地做起了开发商。从始至终都是利益的既得阶层。
郝晓雯
林丁丁,上海姑娘,男主暗恋对象。出身大地方平民,没交待具体如何,总归不算太差,因为退伍第二天就离开,并成功嫁到国外。在偷军装事件中,她虽然也欺负女主,但最终还是理性地阻止了事件升级。但在后来的流氓事件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出卖了男主。
林丁丁
故事叙述者萧穗子。有作者严歌苓的影子,知识分子出身。在影片中她父亲被平反了。相对应的是女主的父亲一直含冤,死在劳改农场。她属于中等。她一直是事件的经历者和旁观者。她既没勇气主持正义,看到女主受欺凌也不敢挺身而出但也不比情书,没有丝毫的想法。点同情心没有,只是在默默记录。在被抢夺爱人后也只能默默撕了情书。在后来自己成为作家后与之联系的还是郝晓雯林丁丁这帮人。
穗子
他们的战友们可以说出身都高过他们。女主配舞的朱克,嫌弃女主汗多异味,就敢吊儿郎当,公然不服从领导,还想转业回去考大学。检举揭发刘峰,就是他干的。
文工团解散的那个场景他们慷慨激昂,甚至痛哭不已,最后全都醉倒在地。我甚至感到了快意。也不由地厌恶,这跟当年淮海战场国军被围歼前夜所有军官搂着女话务员醉生梦死一样。
文工团解散
政委这个角色很厉害。他赏识刘峰,推荐他去读军校。刘峰出事后,丝毫没看到他有保护刘峰的意思。其中原因,我想了半天。估计有二。一:他推荐刘峰读军校,一是赏识,二是扩充自己实力。因为电影里交待很清楚,军校出来就可以到军部任政工干事,刘峰毫无疑问会对政委感恩戴德。对政委而言无疑是实力扩展到了军部。而如果他推荐别人如陈灿、郝晓雯之类,丝毫不会对他有有影响,他们可不会对政委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他如果推荐穗子、林丁丁之类又存在风险,政治出身带来的不确定性。二:刘峰摸人事件出来,以他的想法毫无疑问是:你小子辜负我的好意居然是贪恋美色。恼羞成怒是肯定的,说不定把刘峰处理到伐木连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因为后来何小萍也是同样的手段。政委对何小萍的处理更说得上是稳准狠了。
卸磨杀驴的政委是个好领导
还有一个人物,一个16岁冒充17岁的兵。全身烧成黑炭,在与女主谈话后死去。这也只可能是个农村兵。以我所知,只有农村兵为了改变自身命运,才会这么不怕苦不惜命地做。还有一个细节,他都没吃过果丹皮,80年代初的流行零食。
在这部影片里,我只看到残酷。出身带来的残酷。只有小时候看路遥的《人生》才有的感觉。但《人生》基本上还是积极向上的,这里我看得很悲伤,基本上是绝望,人,生而不平等是人类组成社会以来就存在,无论所谓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然而,后来,居然还有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说法。不由地想起了杜月笙的泥鳅鲤鱼理论:“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 ;然后再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我们俩一起失败那你还是一条鲤鱼而我可就变成泥鳅”。
韩寒赞冯小刚《芳华》为年度华语最佳电影,你们觉得电影怎么样?
这个散文式的电影,表现战争的时长只有6分钟,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敌人;而表现一个慰问晚会中一个小舞蹈,却足足用满3分钟,影片中完整演绎这个舞蹈,里面有亲人! 一个舞蹈的时长,抵过半场战争的时长,不合常理,但这明确告诉观众: 这不是表现打敌人的剧,而是表达想念亲人老兵的剧!不幸患病的英模何小萍,在观看队友演出《沂蒙颂》时,随着舞蹈音乐的演绎推进,何小萍在像梦游初醒一样,在原歌词为“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音节中,慢慢复苏记忆,她于是走到礼堂外的草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深深鞠躬……这段戏没有任何一句台词,却是《芳华》最重要的表达!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深熟于几代人内心的这句歌词,把沉默几十年的愧疚倾泄而出,问候几十年伤够心的老兵,鞠躬逝去的芳华和生命……这是冯小刚的冯氏用意!其诚其善,老兵们在看电影时不一定看懂听懂。眼下,要过年了,以电影给老兵道声尊重————“……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时隔三十多年,深藏在心而默默已久的一声“……盼亲人,早日养好伤……”横空而出,是缅怀和问候的喷薄,是愧疚的痛哭,是时代的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