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一念无明台词【你觉得影片中演员的演技表现如何?】
电影《误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觉得影片中演员的演技表现如何?
《误杀》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犯罪片了,影片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折射出更多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思考。
1.关于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
两个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都有问题,先看素察一家,母亲过度宠溺,纵容他犯错,找关系为他的错误“私了”;父亲忙于政事,疏于管教,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扇巴掌。而李维杰的家庭,对于大女儿平平来说,正值青春期的她,性别意识增强,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李维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教会女孩如何和男孩相处,如何保护自己,对小女儿安安来说,父母没有做到以身作则,让小小年纪的她参与到了这次欺骗行动中,她帮助父母撒谎,也学会了自己撒谎骗人,为了奖励修改考试分数。
2.责任与担当
李维杰对家庭有责任心,挡在了妻女的前面。但是因为他的事情,惹怒了群众的情绪,引起了社会暴乱。在这场暴乱中,有多少人受到伤害,又有多少人遭受了损失,还记得片中有个细节是:警察调查李维杰背景时,说到李维杰从小是个孤儿,父母死于暴乱。这场暴乱继续下去,恐怕还有千千万万个“李维杰”产生,所以李维杰站出来选择了自首,这是他对社会的担当。
3.不要沦为乌合之众
影片的英文名字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意思是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引申为乌合之众。所有人都认为李维杰是无罪的,他们平日里看到的是坏警察们利用职权欺压百姓,惯性思维让他们认为在李维杰事件上,坏警察永远是坏警察,好人永远是好人,一定是警察冤枉了李维杰一家人。却不知在不经意间,他们都帮助李维杰做了伪证,成了他的帮手,这里的每个人曾经都是孤立的个体,因为李维杰事件,人们发生了集体无意识,大家不知不觉被卷进了事件之中,变成了其中的一份子,演变成了暴力,社会失控。
影片中的演员演技基本在线
肖央的演技就不说了,每个眼神都有情绪,情绪的拿捏转化也很到位;陈冲更是母性大爆发,和谭卓对峙的那一场戏看得太爽了。两个女儿平平和安安,平平的演技可圈可点吧,有些地方和台词感觉很生硬,安安小女孩演技真的可以,说哭眼泪就奔出来了。素察的话,个人感觉坏的不够彻底,细看的话有些地方感觉还是比较稚嫩。秦沛虽然演的是配角,但老戏骨实力确实很强,最后那一笑真是意味深长。
这是最近比较火热的电影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误杀瞒天记》由于有阿贾耶·德乌干和塔布等大明星的加入,影响力大增,影片公映后票房很好,国产翻拍版《误杀》就是根据这个版本改编的。故事精彩刺激,节奏明快紧凑,表演富有感染力,迷影元素遍布全片……诸多亮点叠加在一起,让国产悬疑片《误杀》连续三日登顶单日票房榜,成为最近一周贺岁档的赢家。
国产《误杀》这部电影是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导演,肖央、谭卓、陈冲等主演,影片保留了《误杀瞒天记》的故事基本框架,比如肖央饰演的李维杰一家四口的人物设定,陈冲饰演的女警察局长拉韫一家三口的人物设定。片中李维杰女儿不小心“误杀”了拉韫儿子以及将之埋在家里后院地下等重要情节点也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影片中最精彩的李维杰采用“视觉障眼法”瞒天过海证明案发时一家人“不在场”的推理过程,都在国产片中一一呈现。可以说,影片将《误杀瞒天记》精华都保留了下来。
其中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拉韫强势且精明,在得知儿子失踪后,如猎犬般迅速锁定肖央饰演的李维杰一家,并展开铁腕调查。
查李维杰观影记录、嘶吼审问小女孩、大雨中刨墓地找尸首,其爆发性的情感,越到后期越强烈,在一身警服造型的加持下,不怒自威,堪称魔王般的存在!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电影中的这句台词振聋发聩,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关注与反思。
电影中有一场重头戏是陈冲饰演的局长与李维杰一家对立。肖央感叹:“(平时)陈冲老师给我们的感觉很亲切,那场戏在片场太吓人了,完全是爆发了。一路抓着小孩,声音巨大,那一瞬间我想我看到了一个演员的内心世界,是有那种情感的。”
剧中陈冲饰演的警察局局长,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在儿子失踪之后紧盯着男主全家不放,算是一个反派,戏份不是很多,但演技真的很好!
不过最震撼我心的是李维老婆的那句话“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这句话引发当代很多家长进行反思,很多孩子在校园暴力是不是也是这个故事情节的一个展现,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是不是能够提前做的家庭教育。
如何评价中文版音乐剧《近乎正常》?
改编的挺好吧,也许远比自己理解的还要有回味的感觉,朱芾饰演的母亲,唱的惟妙惟俏,看病挑逗医生那一段,让人赞不绝口,合唱的时候,只能竖起大拇指,父子对唱那两段,妈妈的精湛表演被父亲和去世的儿子争执,很有张力。对比而言,女儿就显得不那么美好,可能原曲不太理想。舞台的布置呈现了一个颠倒的空间,让人有一种扭曲交错的感觉,这也和剧里的妈妈说的那么多时空片段分不清哪一个才是真实相呼应。 整个家庭从一开始的正常到逐渐的崩塌,生活的真相逐渐显露。有太多的不愿提及和身不由己,每个人都活得那么压抑。儿子加布演的也非常好,痛苦和离不开的挚爱演绎的精彩,感觉演的太到位了。
这种音乐剧是很少见的题材,全程关注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影响,这大概是能获得普利策奖的缘由,从音乐本身来看,客观来说没有特别抓耳的曲子,刚上来入戏困难,汉化以后中文台词唱起来也总是有一丢丢怪的感觉,也许话剧版的可能代入感更强,但是特殊性也许会打折扣。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题材的剧,想到了一念无明,其实心理问题离我们真的是太近太近。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没几个人能读懂,只能依我所知浅尝辄止,纯属笑谈。
1 出处:
王阳明弟子所编记录王阳明言论的书《传习录 卷下钱德洪录》一篇:
原文是这样的:
意思:王阳明游历南镇时,有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棵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和我心有啥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没见这棵花时,这花与你的心一样是静寂的,你看这棵花时,这花的颜色才一时鲜艳起来,可见这花不在你心之外啊!”
也就是说,自然界的花皆开在人的心上!
《传习录》是对话体语录,名字出自《论语》“传不习乎”,由王阳明的学生集体编撰,相对于王阳明其他著作的高大上,这本书是有故事的对话,更容易接受!
2关键在于“心外无物”的理解。
“天下无心外之物”:是王阳明提出的理论“心外无物”,他是针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而言的,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定理,接近物观察物才能获得真知,而王阳明有一段时间迷上了这句话。于是乎,“格竹七日”,观察院中的竹子,不吃不喝,纹丝不动,结果都生病了都一无所获,他便质疑起“格物致知”,提出“心外无物”与“致良知”的学说。
“心外无物”:这种说法最早源于宋代的陆九渊提出的“心即理也”,王阳明在他基础上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人的主观之外是不存在任何外物的。
显然是强烈的个人唯心主义认识论。然而,这只是表面的东西,王阳明解释说:“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心主宰万事万物,物是客观的存在,而心判别物的真美善,仁义理,物离心失去意义,心离物失去真知。客观的事物如果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
所以,天地万物存在的形态,是以心感应判别作为载体!
王阳明承认客观事物存在,但只有被人认知,物才有存在的意义,强调心的意志作用于外物。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了。
“致良知”,最早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之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到达,收获。良知,就是人的道德意识,感知外物能促使人的内心获取真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具备的,无需借助外物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作用于外物的过程。认识自己的心灵,通过向在的自我认知,将心中的真理推广到外部事物。因而是良知与致知的合而为一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
周月亮著《王阳明大传》这样解释:“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所以,自觉意识与实践活动的共同作用,才能获得真理,真理再指导实践!
王阳明强调人的良知,是人获取真理所必须的,能促使人都能成圣贤。
“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还强调知与行的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心外无物的延伸!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将主客观作用结合起来,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著名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著名学者杜维明这样评价:“‘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3 “花与汝同体”这句话的理解。
“未见花时,花与汝心同寂;见花时,花与汝心一时明白。”
这句话很有意思,“心不动则物不动,万物于我何干!心不变则物不变,万变又奈我何!”颇有点自我为王的狂妄与洒脱!
这句话,形象的比喻,是为了说明心与物之间的关系。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并非单纯唯心主义,而是强调人的内心对于外物的认知作用,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
心感受到花的开放,花才是美丽的。物存在的意义,在于心的认知!
很容易想起佛家的“幡动,风动,还是心在动”的故事,然而,与王阳明的“心动”是有区别的,佛家讲究的是心定悟道的功夫与精神,而王阳明强调的是人的认知力,更注重人的行动力。
王阳明不信佛,他看不惯和尚一本正经敲钟念佛,心里还挂着个人欲望的伪装,他质疑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他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想什么做什么,文武皆能,既有谋略,又有行动,曾经在35天的短时间内一举歼灭宁王的叛乱,达到仕途的巅峰。
真正有影响的还是他的“阳明学说”,至今甚至以后,还在闪烁着光芒,梁启超评价其“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1529年,王阳明病逝于归乡途中,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