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朱湘与刘霓君的情感简介:为了爱情而投江
『朱湘与刘霓君』
写完这信,晚上做梦,梦到我凫水,落到水里去了;你跳进水里,把我救了出来;当时我感激你,爱你的意思,真是说也说不出来,我当时哭醒了,醒来以后,我想起你从前到现在片对我的真情,心里真是一股说不出感受。
『为了爱情而投江』
朱湘,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自幼天资聪颖,6岁开始读书,7岁学作文,11岁入小学。小时父母先后离世,由哥哥抚养长大。
1919年,朱湘到南京工业学校预科学习一年,受《新青年》的影响,开始赞同新文化运动。第二年,到清华大学上学。此后几年专心于诗歌创作和翻译,并且渐渐在当地文坛有了些名气。而此时,一个女子的出现,搅乱了朱湘平静的读书生活。她便是两年后成了朱湘妻子的刘霓君。
其实,朱湘和刘霓君曾是双方家长指腹为婚的,朱湘曾极力想摆脱这场包办婚姻。为此,才去清华上学,而躲过了这次劫难。
有一次,朱湘哥哥来看望他,他突然发现了站在角落里的刘霓君。
刘霓君大胆地向朱湘说自己在报纸上读到朱湘的诗歌,但却并未给朱湘留下好印象。
朱湘本来是想赴美留学的,他认为,离家远了,时间长了,刘家便会自行解约。但因为他抵制学校早点名制度,在留学前被清华开除。
1923年冬,朱湘离开了清华园,只身来到上海,开始将大部分精力倾注在新诗的创作上。
此时,朱湘才得知,刘霓君的父亲不久前去世,兄长独占了家产,她只能一个人跑到上海来找工作。这不由激起了朱湘的同情心。
1923年冬日的一天,朱湘来到了一个纱厂的洗衣房,再次见到了刘霓君。此时的刘霓君变得冷淡了许多,两个人几乎是始终沉默,最后刘霓君慢慢转过身去,低着头走回了洗衣房,消失在白腾腾的雾气里。
但在这一刻,朱湘在与刘霓君的婚姻问题上,开始动摇了,并且决定与对方结婚。
结婚后,朱湘进入了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答梦》《情感》《雌夜啼》等大量诗歌,不久后又出版了诗集《草莽集》。并与闻一多,徐志摩等人一起在《晨报副刊》上创办《诗镌》,成为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之后,他还留学美国,但因为无法忍受外国人对自己的歧视,频频转学,先后在威斯康辛州劳伦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俄亥俄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等课程。在这期间,朱湘给妻子刘霓君写了100多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寄托自己的异国相思之苦。朱湘去世后,他的好友罗念生将这一组情书编辑出版,名为《海外寄霓君》。
1929年8月,因为经济拮据,他未能完成学业回国。之后,在安徽大学教书,但因学校时常拖欠薪水,生活很不宽裕。所生的一个幼儿,未满周岁,就因为没有奶吃哭了七个昼夜,活活饿死。
贫困的生活,自然也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后来他离开了安徽大学,更是无立足之地。
之后朱湘开始辗转漂泊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由于性情孤傲,得罪了不少人,谋职四处碰壁,只能依靠写诗卖文为生,到了1933年,连诗稿的发表都越来越困难。但他始终生性孤傲,不肯接受嗟来之食。
刘霓君见朱湘整日守着诗稿无事可做,便托朋友帮他找了一份工厂里的临时工作,但遭到了朱湘的拒绝。两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1933年12月5日,朱湘在去南京的渡轮上跳江自杀,口袋中仅有去南京的船票,一瓶酒,以及一包刘霓君平曰里最爱吃的饴糖。
朱湘自杀后,据说刘霓君不久后削发为尼,遁入空门,从此再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