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郭德纲与曹云金 | 曾是师徒如父子,何苦翻脸做仇人_人生感悟_祝福语大全
曾经的师徒,如今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曹云金发微博说要和郭德纲做个了结,但有些事如果不放下,如何了解?
郭德纲与曹云金之间的恩恩怨怨已经吵了近十年。而这两天他俩又上了热搜,成了热点。
起因就是不久前郭德纲在微博上发了一本德云社的家谱,并说要清理门户。
虽未指名道姓,但是也很明确地将曾经的弟子曹云金、何云伟逐出了师门,且措辞严厉。
作为回应,曹云金发了长达六七千字的博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谢师恩,列罪状,明立场,决裂。
细看曹云金的微博,其中真假是非恐怕连他们自己也都难以说清楚,只能是各执一词了。
何况这么多年,那么多事的恩怨纠葛,哪里是简单的对与错能概括得了的呢?
从微博中唯一可以看出来、也可以肯定的就是:郭曹二人曾为师徒,一起努力奋斗过,现在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其实患难的时候真情多,真正考验真情的是患难后的蜜月。
人心大概如此,能共苦的多,能同甘的少。
大概因为是共患难的时候,除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别无长物,彼此没什么好图的,而且创业维艰,也无暇顾及其他。
等患难结束,条件改善,大家可以坐下来分蛋糕了,问题也就来了。在大部分人眼里,永远是自己付出得更多,得到的也理所应该更多。
说好一起打江山,结果江山未固,内乱先起;说好一起创业,结果才看到希望又随即幻灭;说好要白头偕老,结果最终也没熬过三年之痛、七年之痒……
于是,我们彼此怨恨、攻讦、谩骂,一副不置人于死地的狰狞面目暴露无遗。脸面尚且不顾,何谈往日恩情。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有时候也未必是忘恩负义,而是人心没有经受住患难后蜜月期的考验罢了。
庄子主张:“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在越王勾践最危难、最落魄的时期,范蠡和文种不离其左右,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屈辱,最终灭吴而称霸天下。
范蠡随即离开越国,弃政从商,成为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
而留在越国的文种却被勾践赐死,理由是:“你教我七种方法攻伐吴国,我用了三种就成功了。还有四种没用,你替我去地下教教先王吧。”
勾践诛文种,不是因为忘恩负义,而是面对万里江山,他实在是不希望有他人在枕边酣睡。
范蠡的离开,与其说他睿智潇洒,不如说他比一般人少了一分对人心的幻想。
留下来又能怎么样呢?要么和文种一样含恨而死,要么拼个玉石俱焚,将自己一手建起来的王国再亲手毁灭。
既然曾相濡以沫,就更应该相忘于江湖。
忘了是谁说过:“我们不能成为仇人,因为曾经彼此相爱;我们也不能成为朋友,因为曾如此伤害。”
郭德纲曾经说:“随便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离他远点,雷劈他时会连累到你。”
但是,对待有些事情,如果不大度一些,不用等雷劈,自己也会把自己击败。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一节,探春曾感慨:“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很多时候真的是这样。一个强大的人,别人可能奈何不得,唯独自己可能将自己置于死地。
郭德纲与曹云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能发生么呢?既无杀父之仇,亦无夺妻之恨,无非也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既然有利益有纠葛,一拍两散,有必要就通过法律解决,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也就是了。
想想曾经的同舟共济,想想曾经的师徒之谊,也不至如此不顾斯文,攻讦谩骂。
非得闹个不是你死就死我活。但是别人死了,自己也未必能活,倒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时候多。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在面临死亡时说道:“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升起。”
既然不再相爱,也未必要相杀。最好是成为陌路,相忘于江湖。如此,彼此还有一片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