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佛语禅机语录大全_心灵禅语网
1,⊙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隋)智颧《摩诃止观》卷九
2,⊙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中有三身佛。——《千悔第六》
3,⊙禅定就是坐在那儿把你的心沉静一下,好像…碗浑水,放在一个地方不动,尘土就沉到底下,从上面一看,就看到底。——耕云先生
4,⊙譬如药师持药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疗治。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不能自利。《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5,久而久之,你便不愿将心烦的事情告诉他,因为他每次处理的方式都让你接受不了。
6,⊙父、母、佛、子弟,病者及看病,远来、远去人,此八决定施。《文殊问经》
7,“肺气健旺,则五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天生体质虚弱造成。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重在补益肺气,平时可以多做呼吸运动,多唱歌和朗诵,食物可以选择百合、花生、橘梗、黄芪、党参等,帮助润肺补气。
8,⊙如是法身,一切众苦悉皆尽故,说为清净,非谓无体。譬如有人,于睡梦中,见大河水漂泛其身,运手动足,截流而渡,得至彼岸。由彼身心不懈退故,从梦觉已,不见有水,彼此岸别,非谓无心。生死妄想既灭尽已,是觉清净,非谓无觉。如是法界,一切妄想不复生故,说为清净,非是诸佛无其实体。《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
9,聪明的人,心地常充满热恼,必须用智慧净水冲洗,才能透彻清凉!
10,你不妨这样来想,如果他平时为人处世没有善德,你又怎么会为他请护身符?这就是感召的力量,在面对这场灾难时,因为这样的一些助缘而让他鬼使神差地躲过此劫。但是佛经里面还有句话“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场灾难只是让他暂时错过而已,因缘和合之时还会发生,所以他当下要做的就是再完善自己,保持一份积极向善的心态,多放生,做公益,积功累德,让这个灾难的缘滞后,成熟不起来。
11,⊙见妙女色起贪心者,应起四种厌离之想,云何为四?所谓退失想、颠坠想、行厕想、脓溃粪秽不净之想。……若起此想犹生贪心,又应更起三种亲想:所谓于母等类起于母想,姊妹等类起姊妹想,于女等类而起女想。《大宝积经》卷四十四,菩萨藏会
12,病人愉悦的笑容最美丽动人,犹似乌云散尽后的熙日阳光,那分灿然,能使家属亲人、医师、护士安心宽怀。
13,⊙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如财物等。如《甄叔迦经》中佛言:我不能自断汝疑,能证我法,汝疑自断。(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一
14, 通往成功的路就是破除障碍的路。
15,⊙菩萨常应住于世问《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
16,⊙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7,正信的佛法,不说感应、不说神通,唯心是佛。
18,⊙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佛陀的格言》
19,一切从大悲心出发,从菩提心出发,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
20,⊙.以大乘大菩萨戒,谓观唯心,本无外色,无色可破,相空亦无,离取相过,故名持戒。又云:一切凡圣戒,尽心为体。(五代)延寿《观心玄枢》
21,所谓后报,就是说今生所造的业没有现世报,也不受再生报,而要经过很多生之后才有报应。
22,⊙世间种种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离名无别义。世间众色法,但相无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无实事。《大乘密严经》卷下,阿赖耶识微密品
23,⊙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自在安宁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断地得到,不断地失去,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应坦然接受,不要以得到为喜,更不要以失去为悲,记住: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
24,⊙道不在声色而不离声色。凡一语一默,一动一静,隐显纵横,无非佛事。日用现前,古今凝然,理何差互?一《仰山行伟禅师》
25, 劝人不要说谎,谎言就像幌金绳,一旦被捆上,会越挣越 紧。说一个谎,即使用一百个谎也无法圆,说谎者的一生注定在说谎 和圆谎中消磨。谎言仿佛吹到极致的气球,一碰就炸,熬尽心血也难 以守护。人如果终生生活在谎言里,生命便无时无刻不处在惊惧之 中,偶有风吹草动,都会魂飞魄散。
26,⊙如是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业性起。《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27, 世上什么最重要?你的健康,你亲人的健康。别拿健康不当 回事,健康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她关乎所有与你有血缘关系的 人。世上什么最珍贵?你的爱,你身边所有人的爱,保持你的真爱, 爱可以唤醒内心和世界的善良,爱可以传递爱!
28,一切的烦恼都是从不守本分的追求中产生。
29,⊙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30,法喜不受外物五欲六尘的刺激,法喜是从本心、先天生出来的喜悦。
31,⊙ 佛善良且热心助人,经常帮助那些在困境中的人,同时也会让自己感 受到幸福的味道。
32,不要快乐要喜悦!快乐是由外在的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且随时都会消失的;而喜悦则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一种甘露法雨,不需别人给予。所以一旦你拥有它,外界是夺不走的。在佛家,它叫法喜满怀。
33,『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灵健康三要:乐观、善解、有爱。
34,⊙(一)法性离言夫第一义不生不灭,不败不坏,不增不减,文字章句所不能说,不可诠辩,绝于戏论。善男子,第一义者,无言无说,本性清净,一切圣人内自证得,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尔,不减不增。….若无有此第一义谛者,所修梵行皆悉无用,佛出于世亦复无用。《大乘宝云经》卷六
35, 穿过岁月的硝烟,历经生命的风雨,这面伤痕累累、颜色陈旧的旗帜 始终没有倒下,在精神的高地、灵魂的营盘,它孤独地等待下一次交 锋。旗帜没有被拔,这场人生的战争便尚未决出输赢,我还有资格等 待旗帜下的号角再次响起。
36,⊙ 生活在如今这个喜欢到处摆阔、又要追求轰轰烈烈的时代里,张扬的 表露似乎也被人们视为一种时尚。似乎只有高调做事才会更加容易成功。
37,修持的程度不同.自在的程度也就不同,因而解脱的程度也会不同,真正的解脱是一种到达极致的自在,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有我而起。若能够体验到菩提达摩话中的“无我”境界,无论忧愁还是喜悦,一切自然会随风消散。
38,一生的罪与福,都是人自作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爱的也是人。
39,生死在片刻间,成功在片刻间,失败同样也在片刻间。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当下一念不放过。
40,⊙大气是一种修养。发怒时要看看发怒的对象是谁。可以和比你高出很多的人发火一万次,而不要和一个乞丐发一次怒。
41,⊙王欲为治,不用贤人,既失其民,后又无福。治国不正,则使天下有争夺之心。如人治产,不勤用心,则财日耗。国有勇武习战阵者,不足其意,则弱其国。为王不敬道德,不事高明,生则贤者不归,死则神不生天。掠杀无辜,使天下怨讼,则天降灾,身失令名。治国以法,为政得忠,敬长爱少,孝顺奉善,现世安吉,死得生天。……为君当明,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如是则世世豪贵,后可得泥洹之道。《佛说孛经抄》卷一
42, 如果心中还有理想,如果灵魂渴望爱情,不妨早起,让朝霞 坚定目标,让晨风伴你前行,让鸟鸣教你恋歌。翅膀剪出希望的云 霓,脚步踏响精神的空谷,呼吸吹拂生命的枝头,请珍惜早晨的赐 予,请记住早晨的示现。可以不必匆忙,但一定不要负重,放下郁积 的不快,放飞崭新的愉悦,重启激情的人生。
43,我们的精神一定要有抗体才能免疫,也才不致被外在的环境或人事所左右,这个抗体就是定力。
44,⊙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起邪见心。《佛说不增不减经》
45,一般人常言:要争这一口气。其实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
46,什么是夫妻冷暴力?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等非正式的暴力行为。
47,⊙诸烦恼藏覆如来性,性不明净,若离一切烦恼云覆,如来之性净如满月。《大法鼓经》卷下
48,⊙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
49,⊙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四十华严”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