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中国民间俗语大全精选50条_俗语大全
1,『核桃枣子一齐数』一律对待,不加区别。类似的:葫芦茄 子一起数/栗子花生一盘端。成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张贤亮《河的子孙》:“你们核桃枣子一块数,连这点眼力劲 儿都没有。”
2,王婶家的儿子因扒窃被拘留了。爸爸惋惜地说:“都是几个惯偷把他带坏了。”妈妈却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啊!”(湖北·钟祥)
3,邻居有一个小孩不知为什么在骂他的奶奶,只听奶奶说:“你真是胆大的老鼠敢咬猫。”(河南·焦作)
4,『煮熟的鸭子飞了』(惯)比喻眼看到手的东西又意外地失去了。
5,『泰山』妻子的父亲被称为“泰山”。这一称呼从何而来?出处有三。一说认为称妻父是“泰山”,是由于泰山顶上有丈人峰的缘故。《唐六典》记载:“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顶,特出群峰之表。”由此可见,泰山顶上确有丈人峰。这一说法到宋代又被确认,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也说:“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之天长,‘泰山’也成为妻父的尊称。”这是唐宋资料所载,非传说,后世便称妻父为“泰山”。二说“泰山”之称源自晋朝。清代赵翼著《陔余丛考》一书,其卷三十七说,晋人乐广为卫瑜妻父,卫瑜尊其为“乐丈”,“乐”、“岳”谐音,“乐”讹为“岳”,“乐丈”讹为“岳丈”。其实,卫瑜尊其妻父乐广为“乐丈”,名副其实,无可厚非。“乐丈”讹为“岳丈”是后人之事,也未尚不可,符合约定俗成规律。后又从“岳丈”变为“岳父”。“岳”又使人联想到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因而妻父又被称为“泰山”。为了与“岳父”相并称,人们将妻母尊称为“岳母”。为了与“泰山”相并称,便将妻母称为“泰水”。这圈子兜得也太远了,不过,它的轨迹是乐丈——岳丈——泰山,落脚点还是“泰山”。三说是源自唐朝。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命中书令张说为封禅使,前往泰山修庙筑路。张说顺便将女婿郑镒也带了去,把修庙筑路的任务交给郑镒办理。郑镒是个贪官,偷工减料,趁机大捞一把,赃银翁婿二人平分。这当然得到张说的欢心,于是张说给郑镒破格提拔。按照唐代官制,去泰山封禅后,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却像坐直升机一样一下子升了四级,从九品芝麻官一下子成了五品大员,绿衫换成了大红袍。工程完毕,唐明皇领朝廷文武百官前往泰山举行封神大典。他见工程质量很糟糕,心中十分不悦,正好又看见负责施工的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了颜色,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侍立在一旁的郑镒问群臣:“诸位爱卿,尔等可知郑镒官升五品靠的是什么?”群臣慑于张说的权势,不敢直言。此时,一个叫黄幡绰的伶人灵机一动,当即用手指了指脚下的泰山,并用眼睛瞄着张说,一语双关地说:“此泰山之力也!”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碍于张说的面子,不便发作。此言一下子传遍朝野,听者无不掩面失笑。后人因此戏称他人妻父为“泰山”。不料久而久之,戏称变为尊称。
6,『岩鹰不打窝下食』见“老鹰不吃窝下食”。
7,『打有鞭子写有笔』释义:比喻掌握文武大权。例句:走到路上,小石说:“除了灶王爷就属高国权大哪。他和鲍耀良这些人,打有鞭子写有笔,一手遮天。”
8,锯子锯掉烂木头——摧枯拉朽
9,黄雀碰到百灵鸟——雀碰雀(巧碰巧)
10,『小人无罪,怀璧其罪』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1,『买卖搅庄户,日子必定富』(谚)搅:搅和。庄户:务农种田的人家。指种地兼做生意,是发财致富最有效的门路。
12,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13,淘气的小表弟把刚买的塑料管划了一个大口子,结果挨了妗妗一顿揍。妗妗还说:“犯了错就该打,打是亲骂是恩,不打不骂是远人。”(山西·太原)
14,『唱戏的不瞒打锣的』释义:比喻关系密切或相互合作干事的人不必相互隐瞒。例句:过了几天,杨大肚子按照药葫芦的吩咐把几个亲信的班长叫到他家里,大吃大喝一顿之后,说:“唱戏的不瞒打锣的,跟兄弟们商量件事情。”
15,『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歇)扎猛子:方言,游泳时头朝下钻到水里。本指不知水深浅的程度,转喻人说话、做事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16,阎王殿里开染房——色鬼
17,脸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18,鬼王怕恶人——还是凶点好
19,水桶烂了底——两头空
20,『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贴天飞』释义:比喻自家人被打,还在自己家里;外人被打,就会离家而去。例句:“常言道:‘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你就把奴儿打死了,也只在这屋里,敢往那里去?”
21,八月十五坐月子——赶在节上了
22,『太岁头上动土』释义:太岁,指木星。旧时迷信认为太岁某一年在某一地方,这一地方就不能动工搞建筑,否则就会遭受灾难。比喻触犯忌讳或某个有权势的人物。例句:“看着你不错,赏你脸,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滚!”
23,『瓮中捉鳖——十拿九稳』(歇)形容事情稳妥可靠,很有把握。 也作“瓮里捉鳖——十拿十稳”。
24,『打蛇不死,后患无穷』释义:除害不干净、彻底,留下无穷祸患。例句:要不是石永吉那个该死的不辞而去,特派员的暗杀队,只怕连一根汗毛也捞不到。“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25,『买卖买卖,和气生财/买主买主,衣食父母』做生意,态度和 蔼,才能招揽顾客,有顾客才能生意兴隆。古华《芙蓉镇》: “买卖买卖,和气生财。买主买主,衣食父母。这是胡玉音 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家训。”
26,『漱上水』(惯)、洑(fu):游泳。向上游。比喻巴结讨好有权势、地位,或有钱财的人。
27,『糊涂虫』“糊涂虫”喻指那些不明事理,对事情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人。它源自古代的一个传说。据说从前有个县官,审判案子不明是非,老百姓都很怨恨他,把他叫做糊涂虫,并且作了打油诗来讽到他。县官不知道这是讽刺自己,反而下令捉拿糊涂虫,而且下令务必在三日之内捉到三个糊涂虫,少一个也不行。公差们发现一个头顶包袱、骑在马背上的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你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马身上?”那人回答说:“我担心马驮得太重,顶在我头上,可以节省马力。”公差一听这话,就说:“这个人可以算一个糊涂虫了,带他去见官!”公差们走到城门口,见一个手拿竹竿的人想进城,竖着拿城门太低,横着拿诚门太窄,就是进不去。公差只好先拿他们两个去交差。县官听了公差的报告,对拿竹竿的说“你为什么不把竹竿锯成两截拿进城来?”公差们一听,说:“报告老爷,第三个糊涂虫查到了。”县官忙问:“是谁,快给我拿来!”公差们说:“等下一任县太爷来了,我们就把他抓起来。” “糊涂虫”县官能当下去,清醒的郑板桥却当不下去,难怪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28,『嘴上缺个把门的』意为没有阻拦,有话乱说。把门的,也 说:站岗的。浩然《山水情》:“你如今可不是学生了,还这么 任性,嘴上缺个把门儿的,可没啥好处。”
29,『弄鬼捣棒槌』释义:比喻耍花招欺骗人。例句:如果你们想欺骗我们,或者弄鬼捣棒槌,睛天不见阴天见,吃不了统统叫你们兜起来。
30,柳树剥皮——净光棍
31,裁判员举黄旗——警告
32,『老虎头上搔痒』释义:借指冒犯大人物,或自寻死路。例句:“……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33,我在写《我的家乡》的作文时,问爷爷家乡以前的情况。奶奶在一旁插话说:“小亮子人小心路大,倒刨树清根地问不完了。”(江苏·盐城)
34,『二一添作五——平分』(歇)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即用二去除十位上的一,得五。指二人平分,各占一半。 也作“二一添作五——一半”。
35,羊伴虎睡一靠不住;送上门的肉
36,离了小丑不成戏。
37,『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释义:指穿现成衣,吃现成饭,坐享其成。例句:张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何曾理会过啥叫生计艰难?像他这种人,不撞南墙是绝不会回头的。
38,『事不关己,己不劳心』(谚)指凡事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就不要去劳神费力。 也作事不干己莫操心。 事不关己莫多问。
39,『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谚)人怕虎只有三分,虎怕人却有七分。指人怕老虎,其实老虎更怕人。也比喻善良的人害怕恶人,恶人更怕善良的人。
40,『冷处理』(惯)比喻事情发生后暂不解决,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作处理。
41,『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谚)来自明处的刀枪容易躲避,从暗处冷不防射来的箭最难防范。指阴谋暗算的小人最不好对付。 也作明枪好防,暗箭难躲。 明枪容易避,暗箭最难防。
42,『老母猪扎坛子——顾脑袋不顾腚』(歇)扎:钻进。腚:屁股。形容惊慌失措,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43,『一锄头挖不出一口井来』(谚)深并不是一锄头下去就能挖成的。 指做事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简单处置。
44,回家看见爷爷正在劈柴,我试着劈了一根,结果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有劈开。爷爷拿过来,手起刀落,一下劈成了两半,然后,他笑眯眯地对我说:“砍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河南·淅川)
45,疯狗吃日头——不晓得天高地厚
46,『龙多乃旱』(谚)龙多了,互相推诿,谁也不管下雨的事,天就干旱了。比喻做事,人多谁也不负责,反把事情耽搁了。 也作龙多不治水。 龙多旱,人多乱。
47,『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谚)指遇到问题总要设法解决,不能让事情把人难住。 也作“活人哪能让尿憋死”。
48,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49,『九族』在古代,重大犯罪特别是重大谋逆罪,要诛灭九族,一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二是杀鸡给猴看,敲山震虎。那么,什么是九族,历来说法并不一致,早在汉代就有古文今文两种说法。古文说代表人物孔安国、马融等认为:九族只限于父宗,即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根据是《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国安解释说:“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明代人程登吉编纂的蒙学读物《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篇介绍说:“何为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可见,九族专指父宗一脉在明代已成定论。今文说代表人物许慎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此种提法受到统治者的欣赏,因为这满足了帝王们利用血缘姻亲关系进行统治的需要。他们在赏赐、惩罚、屠杀时是以今文说的“九族”为界限。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罚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以增大犯罪成本获得国家平安,往往事与愿违。株连最广的是明代的方孝孺,他被明永乐帝朱棣诛其“十族”,九族之外又加上“师族”,包括方的老师和学生,都连带着遭了殃。
50,『鲁班门前不敢弄斧』释义:鲁班:又写作“鲁般”,古代巧匠。比喻不敢在高手面前逞能,卖弄本领。例句:田月轩落落大方地说:“鲁班门前不敢弄斧,善人面前焉敢焚香?我今天来,是诚心诚意想听听你老先生和团总的指点哩。”
51,『打蛇不死惹蛇毒』(谚)指打蛇必须打死,不然就会遭到蛇最凶恶的报复。泛指对一切恶类,若除之不尽,必定后患无穷。 也作打蛇不死终为害。 打蛇要打死,不死成罪过。
52,『九月冷,十月温,秋底下还有个小阳春』(谚)农历的九月天气乍冷,十月秋末,天气又有几天返暖。 指秋后天气返暖,是气候变化常有的现象。
53,『放龙入海,纵虎归山』(惯)比喻把强敌放走,留下祸根。
54,『 丫鬟拿钥匙,当家做不了主』指有职无权。或说:使唤丫 头带钥匙,当家做不了主。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我 知道,你没钱。在你们家你是、f鬟带钥匙,像是当家的,可 啥事也做不了主。”
55,『饿出来的见识,穷出来的聪明』(谚)饥饿能使人增长见识,穷困能使人变得聪明。指忍饥受饿的贫困生活往往迫使人明察是非,升华智慧。
56,『靠着大树好乘凉』(谚)指有了大树遮荫,乘凉就很方便。比喻晚辈在长辈的庇护下,得益很大。也比喻靠着某种权势,做事就有靠山。
57,『狗怕弯腰狼怕站』(谚)狗怕人弯腰,是怕人们从地上捡砖头砸它;狼怕人站直,是怕人站直身子瞄准它开猎枪。指狗和狼虽凶,但都有它们的恐惧点。
58,『碰翻了五昧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歇)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成样样全”。
59,『自家窝里鸡争斗』(惯)比喻内部闹矛盾,起纷争。
60,『三过家门而不入』(惯)传说夏朝大禹为了治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形容一心为公而不考虑个人利益。
61,槽头上买马——看母子
62,『不会撑船赖河弯』事情做不好,推卸责任。类似的:不会 睡觉赖床歪/拉不出屎怨坑臭/输钱怪灯不亮/腿肚子疼埋 怨灶王爷。罗旋《南国烽烟》:“我们这里有句土话:不会撑 船赖河弯,不会困觉赖床歪。这怎能怨我呢?”
63,妈妈下岗了,心里很难过。奶奶劝她:“树上的果子,自个长的;脚上的茧子,自个走的。今后你的路还长,自个儿的戏还要自个唱,可不能灰心啊!”(江苏·丹阳)
64,九条江河流两处——五湖四海
65,爸爸的自行车出了个小毛病,他没修理就又骑着走了,晚上回来直喊倒霉。妈妈说:“你又想好,又想巧;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不喂草和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江苏·赣榆)
66,新婚之夜开窗户——喜出望外
67,小尼姑看嫁妆——今世无缘
68,墨鱼肚肠河豚肝——叉黑又毒
69,卖西瓜的碰到卖王八的——连滚带爬
70,『早不忙,晚发慌』不及早抓紧时间,事情做不完,陷于慌 乱。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早不忙晚发慌,晚上熬油补 裤裆,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1,逼出来的口供——信不得
72,『烹牛而不盐,败其所为也』(谚)煮牛肉不舍得放盐,结果把牛肉煮坏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甚不可取。
73,『豆腐渣贴门神——两不粘边』(歇)门神:旧时迷信在门上贴的神像,以为可驱逐鬼怪。粘:谐“沾”。 指彼此间互不联系,沾不上边。
74,『唱独角戏』(惯)独角戏:只有一个角色的戏。比喻一个人独自去做通常不是一个人做的事。
75,小弟生病了,不想吃饭。奶奶劝他:“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人是旱地饭是水,人是炉子饭是煤;无水旱地渴,无煤炉子饿。人不吃饭怎么活呢?”(河南·南阳)
76,『信忌红字』书信没有用红笔来写的,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历来有个说法,叫“丹书不祥”。所以,人们忌用红笔写信,认为收到红笔写的信很不吉利。其实,这不能算迷信,而是有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所谓“丹书”,在三种情况下使用。第一是古代统治者为了便于自己的统治,托言天命,捏造所谓的“天书”,用丹笔书写,故称“丹书”。第二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一种证件,也用红笔书写。从文物中可以找到皇帝书写的文件许多是用宝贵的朱砂写成的。第三是古代用朱笔记录罪犯徒隶的名籍。原来,古代罪人名册要用红笔书写。直到现在处以极刑的罪犯名字都要用红笔打叉或在名字下面画杠,这种做法是古代处理罪犯的遗迹。以上三种情况,都对老百姓的心理产生了影响。皇上假托天命,写的文书称丹书,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谁敢模仿冒犯,这是其一。罪犯的名册用红笔来写,处斩死刑犯人要把罪犯的名字打上红叉,老百姓对死看做是不吉利的事,何况被打上红叉处斩的死囚犯呢,更是避之不及,这是其二。以上两种原因产生了对老百姓的心理影响,因此,人们忌用红笔写信是有道理的。
77,『红花也得绿叶扶』能人也得有人帮助。王朔《顽主》:“红 花也得绿叶扶,您自个站在台上难道不寂寞?该找几个凑 趣的。”
78,『抛在东洋大海里』见“丢去东洋大海”。
79,『 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二十四史为我国历代史书的总 汇,借指经历多,说来话长。成语:一言难尽。张恨水《啼笑 因缘》:“这会子叫我介绍一样给人,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 知从何说起了。”
80,『大海搁不住勺子舀』释义:海水虽多,禁不住用勺子舀,终有舀尽的可能。比喻只要下苦功,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也比喻禁不住浪费,要一点一滴节约。例句:她转念又想,没关系,只要埋头下功夫,大海搁不住勺子舀,一万重山也有爬到头的时候。
81,『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见“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82,『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见“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83,『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谚)蚊虫用嘴叮人,免不了要遭到扇子的扑打。比喻人说话放肆,出口伤人,自不免要招灾惹祸。
84,蚌壳里取珍珠——谋财害命
85,妈妈买了几块西瓜,弟弟吃了一块又一块,看起来非吃完不可。妈妈指着弟弟说:“你呀,有了狠着,没有忍着。”(河南·淮阳)
86,卖了白面买笼屉——不蒸(争)馒头蒸(争)口气
87,『不是冤家不聚头』释义:冤家:仇人;也用于对亲人的昵称。在一起生活,矛盾不可避免,所以有矛盾的人总要聚在一起。例句:偏偏儿的遇见了这么两个不懂事的小冤家儿,没有——天不叫我操心!真正是俗话儿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
88,两个人打架,一个眼看就赢,却撒手走开了。旁边一个人说:“这叫宰相肚子阔,可以跑骆驼;大人不计小人过。”(山东·乳山)
89,石灰木炭一把抓——黑白不分
90,『官房漏,官马瘦,官众堂屋鸡屎臭』官,公有。房只住不修, 马只用不喂,公众堂屋无人扫。指公有的东西容易损伤,反 映一种自私的心理。类似的:官船漏,官马瘦,官养的老爹 不长肉。克非《春潮急》:“有道是,官房漏,官马瘦,官众的 堂屋鸡屎臭……你把几十户人拉在一起,人多心不齐,鹅卵 石挤掉皮,岂有兴旺之理?”
91,『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谚)门道:事物内部的规律与诀窍。指会看的,着眼于事物的内在联系;不会看的,只满足于表面的热热闹闹。 也作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凑热闹。 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
92,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
93,『刮地皮』见“卷地皮”。
94,『拿鱼先拿头,刨树要刨根』(谚)捉鱼要抓紧鱼头,鱼就无法溜走;刨树要从根刨起,树才能彻底挖掉。比喻做事必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必须抓住根本。
95,挑雷管上山——担风险
96,我去姥姥家吃饭,姥姥说:“今天我们做鱼吃。”从来不做饭的舅舅说:“今天我给你们来个老鼠掀帘子——露一手。”(河南·焦作)
97,『用时不当』当时不用该用时没有,有了又不一定用得上。 言外之意:还是有准备的好。成语:备而不用。孙犁《风云 初记》:“用时不当,当时不用,多学一桩本领,又不担什么沉 重。”
98,『草活一秋,人活一世』(谚)草只活一季,人只活一世。人的生命实际上和草一样,短暂而脆弱。指人应该珍惜生命,不可虚度。 也作“人生一世,草长一秋”。
99,『一身不入是非门』极力避免陷入是非、纠纷。成语:明哲 保身。茅盾《子夜》:“要么乘公司还没露出败相的时候就把 资本抽出来吧,不管他们的八个厂将来有多少好处,总之是 一身不入是非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