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大明王朝台词【侠客行、连城诀、鸳鸯刀等作品无人翻拍?】
为什么金庸名著被翻拍的最多的是射雕和神雕?侠客行、连城诀、鸳鸯刀等作品无人翻拍?
不能说侠客行,连城诀之类的小说无人翻拍,所有的金庸小说都有翻拍成影视作品的,只是频次和质量各自不同。
其实大家看多了金庸剧,似乎觉得小说翻拍成影视剧理所应当。但文学和影视虽有共同之处,毕竟还是两种东西。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作品里能够有一部或者两部有机会被翻拍,就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为什么金庸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翻拍成影视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金庸当作电影编剧,曾经写过好多部电影,其中一部《绝代佳人》还拿了金章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他在小说里,动作描写到位,场面描写颇有分镜意识,台词个性突出,稍微改改就能拍片子,是导演最喜欢的那种文学作品。其中《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作品,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被翻拍次数也就极多。
当然也有翻拍次数少的,总结下来,大概是《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连城诀》《侠客行》等几部作品(三部短篇小说就不计算在内了)。
《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不多说,直接一点,就是水平不够。那个时候金庸才刚刚写武侠小说,能力不足,书不够好看。
《雪山飞狐》(我们把《飞狐外传》略去不谈,因为它其实是《雪山飞狐》的附属产品),《连城诀》和《侠客行》等中期的三部小说,倒还是继承了金庸影视化描写的一些特点,但就是差点火候。非要细究的话,我认为是出在人物塑造上:这几部书里的人物,台词无亮点,人物关系薄弱,甚至出场都没有铺垫。试问我们看完《连城决》之后,能记住几个人呢?《天龙八部》可能让我记住十几个主角和配角啊!
不过,这几部小说倒是有着简单而明确的叙事目的,也有明确的模仿对象。《雪山飞狐》是想要讲一个“罗生门”的故事,《连城诀》的模版是《基督山伯爵》,而《侠客行》则可以被视作武侠版本的《皇帝的新装》。因为其叙事目的明确,所以书倒也流畅,没有落了下成。
我总感觉,这几部小说是被金庸当作练习场了,他放松了对人物的塑造,但是却在实验着各式各样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技巧。比如《雪山飞狐》他是用倒叙和插叙写完的,后来这个技法被他不断地运用到各个小说中。《连城诀》里狄云和师妹的关系,花铁干从正到邪的突变,似乎是《笑傲江湖》的翻版,但又粗糙很多。而《侠客行》里的石中玉,又有点韦小宝的影子。
可能正是这些作品的铺垫,才有了其他几部更成熟伟大的作品。这也算一种代价吧!
金迷们你们好,金庸大侠著作的《射雕英雄传》是当代武侠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因为极其受欢迎,也是被改编成影视剧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关于每个版本的精彩之处、特色之处,因为相关文章太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小编是金大侠的铁粉,非常向往那个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世界,并且尤其喜欢《射雕》,每每看到由《射雕》拍成的影视作品,总觉得看得不尽兴。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小编,是看着八三版《射雕》长大的。
可以说八三版到现在为止最好看的,对七十、八十年代人影响最深的也是这一版,许多新生代们不认可,认为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已经先入为主,接受不了新生事物了。
而我不这么认为,后来的几版都断断续续看过,主要原因就是人物没有灵魂,说话呆板,就是在念台词,没有自己的思想。而八三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每个角色都是活灵活现的,仿佛不是演,而是场景再现。
遗憾的是,八三版受年代限制,其制作技术是除七十年代那版外,最落后的,三十五年过去,该剧服装,造型,场景,道具,清晰度等,都跟不上这个时代观众的审美标准了。
于是小编在心中就有一部新版电视剧《射雕》的构思,所以,见笑了,这版《射雕》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小编心中的《射雕》,是一个普通观众作为非专业人士的一点浅见,并且是拍给较为成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看的,姑且称之为3.0版吧。
一部好的电视剧,成功都是有原因的,观众不会平白无故被打动。所以,用心是第一要素。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一、剧本
二、导演
三、选演员
四、造型(包过人物和场景)
先从剧本说起,剧本是最重要的,不一定要照原著一模一样,可以把情节改得流畅、紧凑些,不能拖拉,要有一气呵成的感觉。篇幅和八三版一样分六十集,因为六十集以上,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并且无论文戏,武戏,都要精彩。
文戏方面:
目前,中国最优秀的编剧之一刘和平,《大明王朝》的台词功力大家也肯定见识了,如果他来改编,肯定可以让每个角色说的台词都符合该人物的性格,身份,地位,并让智斗充满张力。
刘和平简介
“飞天奖”、“金鹰奖”双料最佳编剧,创作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其历史剧作品《雍正王朝》囊括当年两项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与“金鹰奖”,还有代表作《北平无战事》
2.武戏方面:象袁和平这样的大神加盟应该会让武打场面燃爆。对于《射雕》中经典武功如:降龙十八掌、蛤蟆功、一阳指、打狗棒法、九阴白骨爪等应该要有全新阐释,特效逼真自然。
袁和平
中国香港电影动作指导、导演
出生于广州。
1962年10月参演电影《白蛇传》以演员身份进入演艺圈。2004年凭借动作喜剧片《功夫》获得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代表作品《黄飞鸿》《一代宗师》《卧虎藏龙2》《叶问3》
剧情:这是重要的!!!
原剧情大致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剧情范围,因为《射雕》这本书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末年,国弱民贫,到处内忧外患,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命运堪忧的悲情时代。我觉得,剧中应对南宋朝局进行详细交待,当权者的性格、立场、想法,当时的国家重臣们的表现都要有所展示,比如贪生怕死之流,舍身成仁的,摇摆不定的,各种人物的描绘加强年代感,以便观众更形象的看到那个波橘云诡、动荡不安历史画面。并且增加赵构和部分重臣戏份,可以把该书的江湖纷争上升到国仇家恨的程度(原书中包含了这些因素,但着墨不多,而且每个导演都忽略了这部分)。
既然有大宋的朝局变化,那么同时代的蒙古的崛起过程,也要全剧贯穿,成吉思汗也是个重要角色,这个角色也一定要选个有份量的演员,要霸气的,类似姜文那种风格,目露凶光、不怒自威。
再加上大金这边涉及到夺嫡之争,更可以好好发挥,并把完颜洪烈这个角色塑造好,这人虽然作为皇子没什么特别的能力和作为,却是个情种,也是造成郭靖杨康二人最终命运的始作俑者,是本书的关键人物之一,所以,要重视这个角色,并让这个人物立体,丰满。目前为止,陈坤这个类型的演员年龄,气场都比较适应。
朝堂之上的每个变化,应该对剧情有推动作用,怎样不露声色巧妙地联系起来,就全在编剧的功力了。
导演
客观的说,新版《红楼梦》基本属于失败了,尽管资金、技术等条件远胜于八十年代,口碑仍然不及老版好,被提及次数也不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导演没有读懂读透这本书。所以,如果拍这样一部《射雕》导演一定要喜欢金庸作品,并深刻解读其中思想内涵。
除了这个条件之外,导演的艺术文学修养都很重要,还要善于讲故事,脚踏实地,还要不喜欢故弄玄虚的,就导演而言,张黎在我心里是大神,只是大神作品都比较严肃,而《射雕》的娱乐性还是很重要的,从这点而言:
《那年花开月正圆》导演丁黑
《甄嬛传》导演郑小龙
《琅邪榜》导演孔笙李雪
可能会是更合适的人选
三、演员
作品要成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从主角到龙套,每个角色都不能忽视。
郭靖——彭于晏
黄蓉——(实在想不出)
杨康——杨洋
穆念慈——刘诗诗
五绝
东邪——陆毅
西毒——王千源(古装照片太少,《解救吾先生》有惊艳表现)
南帝——陈道明
北丐 ——张涵予
老顽童——张卫健
其他
包惜弱——刘亦菲
完颜洪烈——霍建华
梅超风——蒋勤勤
邱处机——黄海冰
四、场景画风(可惜小编自己不会画,话说,现在开始学来的及吗)
临安
桃花岛
五湖山庄
烟雨楼
牛家村
以上图片来源均为网络图片。
怎么样,这个3.0版本《射雕英雄传》大家期待吗?把你的想法留在评论里吧,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吉祥雨影视,吉祥美满会如雨水一样洒满人间。谢谢观赏全文的朋友。
《大明王朝1566》很难看懂吗?
前段时间热播的《声临其境》中,王劲松老师配了《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他是这样评价这部电视剧的:
我之所以选它,一个是它的重量,是豆瓣评分第一的电视剧,这个戏是我生命当中最重的一部,迄今为止我觉得。你看的很重的东西,你不敢轻易去触碰它。你触碰它你会,你会受伤,你会很疼。
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且先看一下这部剧的配置。这部电视剧由著名编剧刘和平执笔(代表作《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由著名历史剧导演张黎执导(代表作《走向共和》、《少帅》、《雍正王朝》)。这两位擅长历史剧的男人通力合作,更集结了陈宝国、黄志忠、倪大红、王庆祥等一大批老戏骨,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关于权谋的影视饕餮盛宴,打造出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巅峰之作。
明朝嘉靖年间,皇帝避居西苑,一意炼道修玄,却能牢牢的把握住大明王朝的各项大权。而具体的权力则掌握在以严嵩为首的内阁和以吕芳为首的司礼监手中,以裕王为首的清流一直得不到嘉靖皇帝的重用,只是作为对严嵩的一种制约。但是在裕王的第一个儿子(嘉靖的第一个孙子)出生之后,朝野微妙的政治平衡开始被打破,天平开始偏向裕王党。
严嵩集团为了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决意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的基本国策,而嘉靖皇帝为了更多的赋税,批准了这项政策。而清流党则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也看到了严嵩一党的野心所在,决意拉拢严嵩的学生浙直总督胡宗宪。而严嵩一党又增加了丝绸的订单量,一场斗争由“改稻为桑”烧起,从浙江一省烧到了朝堂之上。
这部剧为什么好?我想最主要的就是这部剧真正把朝堂写清楚了,把那些帝王将相写清楚了。这部剧站在了历史的角度上来看这些人物,,而不仅仅是在这部电视剧中看。对于这些真真假假的人物,这部剧不仅仅做到了同情和理解,还做到了批判,这才是这部剧真正的亮点所在。先来看看那个高高在上的嘉靖皇帝:
本剧的第一集中,嘉靖皇帝率先出场却在第三十三分钟时才说出自己的第一句台词,他背了唐代诗人李翱的《问道诗》:“练的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他尤其钟爱最后一句,面对清流和严党的互相攻击和指责,他说:“你们这些人,有些是云,有些是水,所做的事情不同而已。都是忠臣,没有奸臣”。这是嘉靖的帝王心术,在他快要挂的时候,他对儿子交了老底:“没有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看清楚了,贤时便用,不贤便废黜。——引自本人头条号文章《影评之一部全面超越《雍正王朝》的作品》
再来看严嵩,所有的人都知道裕王是将来的皇帝,严嵩自然也知道,那么严嵩为什么还要和裕王对着干呢?那是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自己会死的更早,而杀死自己的则是嘉靖皇帝。
因为嘉靖皇帝要做许多事情,但是嘉靖不能自己来做,而做的人则是严嵩。就像杨继盛和沈炼必须要死,但嘉靖自己却不能担骂名,所以让严嵩来杀。
严嵩是这样的坏人,那么他的主要对手清流们就真的好吗?
为了斗倒严嵩,张居正对裕王冠冕堂皇的表示:“不如就让浙江彻底乱了,就当是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如此清流,到底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权力?严嵩倒台后,徐阶升任首辅,而他的家人却参与了圈地活动,徐阶和严嵩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这就是这部剧伟大的地方,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人的真面目。但是这部剧并没有试图去否认人性的光辉之处。它同样塑造了一个直臣海瑞,让一切的邪恶在他的面前烟消云散,让我们相信世界上还有一种力量在激励我们前行。
最后是一段嘉靖和海瑞的终极对话:
嘉靖接着说:“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凭你,读了一些高头讲章,学了你家乡人丘浚一些理学讲义,就来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你岂止这个比方不恰当?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海瑞回曰“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