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原创相声《方言与唐山话》剧本台词(作者:唐瓦当)
甲:你看咱们祖国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风俗。
乙:是这话。
甲:你像同一种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叫法就不一样。
乙:你给说说。
甲:比如说咱们吃的油条,唐山老话叫炸馃子,近邻天津也叫馃子。
乙:煎饼馃子嘛。
甲:天津的名吃。可是叫煎饼馃子,里面卷的不一定是馃子。
乙:还卷什么呢?
甲:薄脆。
乙:有这东西。
甲:又薄又脆嘛,但是薄脆在天津并不叫薄脆,薄脆其实是北京话。
乙:那天津叫什么呢?
甲:叫馃箅儿。
乙:馃箅儿?
甲:对喽。像咱们吃的炸饼,唐山老话儿叫“馃子饼”,又叫“油炸饼”。
乙:是这么叫。
甲:但在北京不这么叫。
乙:北京怎么叫?
甲:叫油饼儿。
乙:油饼儿?
甲:哎。
乙:儿化音重。
甲:油饼儿在天津又是一个叫法?
乙:哦?这么近叫法又不一样?
甲:不一样。
乙:那在天津怎么叫呢?
甲:天津叫馃头儿。(可倒口天津话)
乙:馃头儿?
甲:对。
乙:真就得了解各地方言。哎?别说,你这一说吃的我还真有点饿了……
甲:您饿了?
乙:啊!
甲:那我请您吃饭。
乙:哎呦,那太让您破费了,您请我吃点什么?
甲:我请您啊!
乙:啊?
甲:我请您吃——吃烧烤怎么样?
乙:(摇头)哦?不……不吃!
甲:咱不去别的地儿啊!
乙:那去哪儿呢?
甲:机场路一带的烧烤店……
乙;(头摇拨浪鼓)啊……不,那更不敢去啦,我去了到底谁烤谁还不一定呢。
甲:你放心,没人敢打你。
乙:那也不去。
甲:真不敢去?
乙:不敢去。
甲:那来点儿省事儿的吧!
乙:咱吃什么?
甲:咱吃粑粑怎么样……
乙:走!(推搡甲),您可太损啦,说了半天您让我吃屎啊!
甲:您看,误会了不是?
乙:您这不才说的吗?
甲:您那,就是不了解方言。
乙:吃屎跟方言有什么关系啊!
甲:当然有关系啦,湖南长沙有一种美食,叫糖油粑粑。
乙:您说的是米字边的粑粑。
甲:您以为呢?
乙:我以为……(难堪状)
甲:哦,您以为是那个㞎㞎……(手划圈儿)
乙:(阻拦)行啦,您就别盘啦,再盘都包浆了都。
甲:看来您好这口儿……
乙:那当然……你才爱吃那东西呢!真是一个地方一个叫法。
甲:就是嘛,不但小吃名称不一样,说话更是千差万别。
乙: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嘛。
甲:北京话的聊天儿,在各地也不一样。
乙:您给举个例子。
甲:举个栗子,今儿这栗子可收钱。
乙:还收钱?
甲:今儿这是迁西栗子。
乙:迁西板栗,还是咱唐山特产。
甲:你比如说,北京的聊天儿,在四川……
乙:在四川怎么说?
甲:在四川叫“摆龙门阵”(倒口四川方言)
乙:哦?叫摆龙门阵。
甲:对,在武汉……
乙:在武汉怎么说?
甲:聊天在武汉叫——“谈家常”(倒口武汉方言,音坦家藏)
乙:这我听出来了。
甲:您知道?
乙:叫谈家常。
甲:哎,长能耐啦。
乙:这算什么?
甲:在山东又不一样了。
乙:山东怎么说聊天儿呢?
甲:山东,叫拉呱。
乙:拉呱,为什么叫拉呱呢?
甲:拉呱?可能就是拉一车瓜来,一边吃瓜一边聊。
乙:吃瓜群众打这儿来的敢情。
甲:在我们唐山又不一样了。
乙:您学学。
甲:聊天儿。
乙:对。
甲:聊天儿在我们唐山最好听,最有劲儿,也最冲!
乙:您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