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开心麻花台词【为何作品质量这么高?】
开心麻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何作品质量这么高?
开心麻花之所以这样的厉害,得益于他十多年如一日话剧表演的积累,和对观众和市场的把握。
一开始开心麻花只是一个小剧团,他凭借对话剧的热爱,一点一点把自己做大,并且逐渐的发展自己的规模,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
在经过了很多年的积累之后,开心麻花开始从话剧切入电影,可以清晰的发现,开心麻花近几年推出的电影,都是由话剧改编之后才搬上大荧幕的,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他们都是有话剧的根基的。
也就是说,经过了话剧几百场,甚至上千场的演绎之后,他们把其中非常好笑的部分保留下来,而将相对不好笑的部分删去,因此留下的都是精华,也可以说是一个去杂留精的过程。
他们的创作形式跟其他电影工作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其他人不可能有这样的实践经验,他们只有电影上映那一刻才知道好不好看,会不会引起更大的轰动!而开心麻花这一切早已经过了检验,所以他们非常有信心,自己推出来的一定是精品。
所以没有横空出世这样的道理,有的只是千锤百炼!作品质量之所以这么高,就是因为他们在不断的试错,经历了话剧市场的检验,再推向电影市场,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我有包我有很多的包这是什么电影里的台词?
电影是《幸福59厘米之小马》。 《幸福59厘米》是由张亚东、罗永浩、苗炜、包小柏、开心麻花、吕惠洲等6大跨界导演的新媒体电影,由乔任梁、蓝燕、高露、李昕芸、潘辰、袁成杰、王婧、李呈媛主演,横跨音乐、唱片制作、教育、话剧、媒体、广告等诸多领域。 每位导演拍摄与幸福有关的网络电影,6部短片从不同维度诠释“幸福”的涵义。
开心麻花的电影为什么票房总是那么高?
开心麻花团队带着第三部原创喜剧电影[羞羞的铁拳]再次冲击国庆档。
从话剧舞台到电影,开心麻花走了一条跨界的道路。
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想要完全融合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而麻花通过三部不同类型的喜剧电影不断试探电影市场的水深。
在这个过程中,麻花团队的喜剧特征也得以一一呈现。
舞台化,也是种特色
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带着舞台剧的深刻烙印,这是许多人的共识。
“舞台”遗风与电影凑在一起,仿佛成了开心麻花的“原罪”。
可换一个角度来看,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电影就已成功尝试了舞台小品喜剧与电影的结合。
▲1969年,5个英国人和1个美国佬,在BBC电视台上演了电视小品式的段子集锦片《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
几分钟一个小故事,一集里几个小故事拼凑而成,里面满是舞台化的情境和英式笑话,讽刺、荒诞。
▲几个高校毕业生,自编自导自演,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红遍整个英伦岛乃至全世界,影响众多喜剧创作
他们的高影响力,使得这个小团队在当时被称为“喜剧届的披头士”。
转战电影界后,六位伙伴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喜剧模式。
一条主线串联起几个段子的讲法,同电视小品的设定别无二致,这挑战了当时通行的电影语言法则。
▲然而结果呢,[巨蟒与圣杯]、[万世魔星]和[人生七部曲],口碑和票房双收
[巨蟒与圣杯]至今仍是入选IMBD前50的唯一一部无厘头喜剧电影;[人生七部曲]拿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因此,换个角度、放宽视野后,再看开心麻花的电影。
舞台化似乎不再成为诟病开心麻花电影的绝对利器。
其中的关键在于舞台化是否能与内容、风格表达上形成统一。
▲[夏洛特烦恼]里,夸张且跳脱的舞台化桥段为影片的喜剧效果增色
[驴得水]里,两人对话的调度出自于舞台式的处理,而非电影化的剪辑规则
而[羞羞的铁拳]中,几乎鲜少再有舞台化的调度。
▲更多的舞台印迹保留在了麻花式的语言包袱和夸张的表演形式上
舞台化的取舍,可能与不同喜剧题材所需求的表现风格有关,也与麻花团队中多元各异的创作班底脱不了关系。
▲三部影片,三组不同的导演编剧团队
开心麻花内部有个艺术决策委员会,不同创作班底的作品需要经过核心9人的讨论、删选等步骤才能脱颖而出。
这保证了开心麻花多元的喜剧类型取向。
打造自家喜剧明星
毫无疑问,开心麻花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招牌喜剧明星。
话剧舞台上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是第一步。
他们的创作模式多是依据一个想法,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创作,不断脑力激荡来丰富故事内容。
许多麻花的导演是演员出身,比如闫飞、彭大魔。
▲而开心麻花的“台柱子”沈腾也曾是舞台剧《疯狂的石头》的导演
从演员身上挖掘特点进而丰富角色的形象,是麻花的习惯和特色。
所以,笑声豪爽的马丽、傻气单纯的艾伦以及“美男子”常远等,这些标签和演员本身的特质之间确实有相通之处。
再加之上千场舞台表演的实战打磨。独具个性的喜剧演员诞生。
电视荧屏的高曝光,催化了他们的成名。
▲2012年的春晚,“郝建”成了沈腾的代名词,有些贱、有些衰又透着点可爱的小区邻居形象深入人心
2015年《欢乐戏剧人》节目,沈腾带领开心麻花团队夺冠。
这更加速了广大观众对开心麻花团队的深入认识。他们在节目里更是集中展现了麻花对不同题材喜剧的把控能力。
就这样,口碑一步一步被做大。开心麻花的国民好感度直线上升。
接着迎来了2015年国庆档[夏洛特烦恼]的火爆。
麻花演员们一路以来积攒的好评,确实为影片加分不少。
▲影片中,沈腾依旧贱贱的;马丽仍女汉子一枚;艾伦依然傻大个一只
尽管故事情境不同,[羞羞的铁拳]还是会基本按照这些喜剧演员大众熟悉的形象去做编排。
▲沈腾饰演的副掌门自带贱嗖嗖的笑点,变身后的马小还有着马丽式的爽朗,艾伦高大的外表与变身后的软妹性格构成反差
培养自家有特色的王牌喜剧明星,是开心麻花品牌的重要一部分。
情境一出,笑料不断
极致的假定性情境,可以说是开心麻花舞台喜剧及其改编后电影的一个共通特点。
▲《欢乐喜剧人》节目里,沈腾等开心麻花成员常借用经典电影(如图借鉴[热带惊雷])中的假定情境编排小品
所谓的假定性情境指的就是超出寻常生活范畴和理性思维的处境。
比如,[夏洛特烦恼]中,喜剧场域的形成得益于夏洛重回高中时光的设定。
偏远山区里,一群“行为不端”的大学教师窝在乡村小学,供着一头名叫“得水”的驴老师([驴得水])。
这听起来荒诞又怪异。
而到了[羞羞的铁拳],男女换身导致的性别错位成了喜剧发展的基础。
这些或荒诞、或奇幻的情境形成的搞笑场域是影片合理存在的前提。
你接受的了这种设定,这就是喜剧;接受不了,这就是扯。
而在喜剧细节的制造上,开心麻花常用的是“突转”。
▲[羞羞的铁拳],沈腾饰演的副掌门张茱萸威风凛凛的飞身出场
▲不料下一秒画风突转,跪倒在众人的面前
除了动作上的突转外,[驴得水]里语言上类似的处理就更多了。
▲赵一曼和校长对话上的一来一往,笑点和笑点背后的讽刺尽显
最夸张的例子当属[夏洛特烦恼]里,洗脑神曲《一剪梅》的使用。
▲音乐一响起,夸大的肢体就位,笑就成了不由自主
可值得警惕的状况也正巧在于此,相同的喜剧包袱或许会造成愉悦上的乏力或疲惫。
▲比如男女换身后性别倒置产生的笑料,特别适合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展开
而在熟悉了对方的身体之后,还在同一个笑点上做文章的话,难免会显乏味。
2003年开始,开心麻花一直在话剧舞台上逗笑观众。
2015年之后,他们决定在电影世界里继续逗笑我们。
温情喜剧、黑色喜剧、“喜燃”喜剧,三部风格完全不同的喜剧片认证的是开心麻花的多元。
不按常理出牌的开心麻花,下一部又会是怎样的喜剧风格呢。
总之,都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