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心灵禅语30句_经典佛语网
1,⊙菩萨初学修菩提时,当知病为最大障碍。若诸众生身有疾病,心则不安,岂能修习诸波罗蜜?是故菩萨修菩提时,先应疗治身所有疾。“四十华严”卷十一
2,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3,⊙吾人学佛,须从吾人能实行之佛的因行上去普遍修习,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行。要之,凡吾人群中一切正当之事,皆佛之因行,皆当勇猛精进积极去修去为。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民国)太虚《行为主义之佛乘》
4, 一日,60后老师对90后弟子说:人要经历饥饿才懂得饱食的 幸福。弟子于是饿了一天,一天后饱食一顿,却没有体会到饱食的幸 福,相反他获得了饥饿的幸福。问其故,答日:饥饿可以减肥,不用 减肥药了。行者言: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幸福的味道很不一样。
5,⊙执事以尽心为有功。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6,原谅别人是美德,原谅自己是损德。
7,『禅语悟道』当今时代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并非是饥饿寒冷、居无定所,而是精神崩溃、心灵空虚。我们缺乏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良药。
8,布施者,心灵上常得到安详和快乐的感受;受施者则不仅生活上得到饱暖,心灵也会感受到人间的温馨。
9,⊙我不是住持,不是方丈,不是大德。小人物用不着大名词。鞋要合脚,帽要合头。头小却顶着大帽,不舒服可以忍一忍,不美观反正自己看不见;但帽檐下垂,遮住双眼,看不见前面的路,才真正要命。过誉如小头戴大帽,一定会遮蔽双眼。
10,禅是智慧,既存在于人的内心,又存在于一切外在之中。世间法就是佛法,一切现象中皆有禅机。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野花见天堂,处处有佛法,事事含禅机。只要有一颗孩童般单纯的心灵,有一双敏锐的发现的眼睛,就能够在自然天地世间百态中发现真正的禅。
11,⊙二月中春物象鲜,尽尘沙界一般天。苍莓雨洗去冬雪,野火风飘昨夜烟。危岭乍闻猿啸日,长江时见客乘船。人生几度逢斯景,好是诚心种福田。——《法演禅师语录》
12,⊙爱屋及乌,我看见一切人念佛皆欢喜。
13,⊙禅宗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思想是没有声音的语言,如果执著这些东西是实有,便被其缠缚、障碍,而发掘不出真理来。——耕云先生
14, 微博上的每一个账号对应的都是一个人,一个灵魂,不管实 名还是“马甲”,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尊严,并且都不是神仙,也 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都是父母生养,都不乏亲友。微博虽然 是虚拟社会,但它是现实社会的映照,因此我敬畏每一个微博客,我 尊重每一个微博客。人在做,天在看,密室一如通衢。
15,⊙问:“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如何是无心一句?”师云:“你是有心耶?无心耶?”进云:“叠石峰高险,白云出故关。”师云:“莫道无心好。”僧礼拜。一《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筠州圣寿语录一》
16,快开的水都是沸腾的,平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潭死水,不知进取,所以一般人不能随缘,那是随心所欲而不自觉罢了。挣扎往上游,舒服必下流,凡夫随大流,仙佛逆水游。
17,⊙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忧戾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18,⊙日:“如何是体明无尽句?”师日:“手指空时天地转,回途石马出纱笼。”——《大阳警玄禅师》
19,成就无量的功德,就是灭除无量的烦恼;舍苦恼的此岸,到达极乐的彼岸,谓之“得度”。
20,⊙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在顺境的时候,想着去善待他人。己顺,示人以平和;己达,示人以谦恭;己喜,示人以沉静。即使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至少可以做到不张狂、不招摇、不炫耀。
21,⊙佛言: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文字言说皆远离故,由于此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大般若经》卷八十一,诸天子品
22, 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他可能混迹在打工仔的队伍里,或做 泥水匠,或当油漆工等,也未可知。家境不好,没有进过大学的学 堂,又没有什么技术技能,除了当个打工仔还能干什么?
23,修持菩萨道,须力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24, 谁曾经善待我,谁又曾经欺骗我?谁给了我一次次信心,谁 又让我一回回泄气?谁是我最忠实的朋友,谁又是我最强劲的对手? 谁怂恿了我的轻狂,谁又造就了我的淡定?我的失败是谁的责任,我 的成功又该记谁的功?因为这个谁就是我自己,而我却总是向外界求 索,所以注定找不到答案。
25,⊙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优婆塞戒经》卷一,集会品
26,痛苦是一种财富,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合理地控制和利用它,它将给你的人生以鼓舞和动力。
27,教育和宗教一样神圣。
28,⊙唯有罪福业,若人已作者,是则己之有,彼则常持去。生死未曾舍,如影之随形。《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3经
29,修行要抱持一个原则与信念——为佛教、为众生,行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与打击也要忍受,凡事做到问心无愧的地步。
30,⊙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31,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既是如此,我们就都无权剥夺、破坏其他众生的生存权利,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首先应该做到的。
32,⊙『禅语感悟』 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离别?王菲用空灵的声音唱道:“有时 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 不朽。”千般的不舍,万种的无奈,走到尽头依旧两手空空,结局还是一 样来临。
33,⊙智慧多闻者,非不觉诸受,若于苦乐受,分别谛明了,当知坚固事,凡夫有升降。于乐不染着,于苦不倾动,知受不受生,依于贪恚觉,断除斯等已,其心善解脱。《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9经
34,步入富足的最高境界,越是简单,越是丰盛,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唐·知玄
35,⊙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人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36,修行首先要战胜自己心胸狭窄的关卡、畏首畏尾的关卡。战胜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分别心、贪图安逸享受的心能够战胜得了,修行就一定会一往直前。
37,⊙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38,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39, 为了繁衍下一代,蜂王几乎昼夜不停地产卵;为了一次交 配,雄蜂不惜慷慨赴死。和这些蜜蜂相比,’人的辛苦可以忽略不计, 人的执著根本不值一提。人不如蜜蜂,所以人的世界远没有蜜蜂世界 的秩序井然,也缺少蜜蜂世界的激情和责任意识。
40,有人说:“我心好就好,何必修行?”师言:“你的心好有谁知道呢?真正的心好,是要受过一番洗练,练得非常自动、练得没有一丝一毫的考虑,就能伸出援手帮助别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41,⊙平心静气,心情自然好;虚心谦下,人缘自然好。(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42,⊙发心就有能力,发心就有因缘,发心就有福报。
43,『好心化行动』 有人说“心好就好”,但是徒有好心,如果不去化为行动,就不能成 就好事。世间没有一件容易办成的事,但也没有一件办不成的事。
44,笑是智慧的磨刀石。
45, 老家有两位黄先生,一位是黄埔军人,很有学问;一位是先 天失明的盲人,会算命。我记事时他们已经老而孤单,过着困顿的独 居生活。无论年节还是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母亲必让我们为两 位老人各送一份。当时我们家也很困难,并无多余的吃食。长大后, 我才明白母亲的身教:尊重知识,同情老弱。
46, 我向来以为码字是一门手艺,玩魔术也是一门手艺。码得好 的字可以愉悦人的心灵,玩得好的魔术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说白了, 码字的也好,玩魔术的也罢,都不过是一介手艺人而已,和泥水匠、 理发师等手艺人并无本质的不同。
47,⊙云何恶知识,现善友相者?内心实耻厌,口说我同心,造事不乐同,故知非善友。口说恩爱语,心不实相应,所作而不同,慧者应觉知。《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78经
48,⊙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对别人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刻,就会减少许多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发生。进一步说,可避免许多人间悲剧的发生。
49,《易经》的本质无所谓吉凶好坏,合适就是最好的,它主要的精髓是让我们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你到哪一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帮你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你自己的春夏秋冬。春天到了你就开花,迎运而上。冬天来了你就潜藏,蓄势待发。整体概括起来其实就两个字“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