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_经典语录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礼记学记》)

『译文』现在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只顾灌输,速度又太快,不管学生能否接受,不能激发学生主动诚心地思考问题,教育学生又不能因材施教;教师的方法违背情理,学生的疑惑也不得其解。这样,结果学生就会厌恶学习怨恨教师,对于学习感到艰苦又不觉得有什么好处,即使学完学业,也会很快忘记。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就是这个原因吧。

『感悟』两千多年前的圣贤们已经明察到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当教育变成一种僵化的形式和心理的负担,教师与学生都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而疲于应付时,教育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酿成的恶果会让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不堪承受。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

『译文』君子只有已经知道教育成功的原因,又知道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学生,重在晓谕,只是引导而不牵制,鼓励而不抑制,启发而不灌输。引导而不牵制,就能够融洽相处,鼓励而不抑制就感到平易近人,启发而不是灌输,就会专心思考。既能够融洽相处,平易近人,又能够让人善于思考,就算是善于教育人了。

『感悟』大脑不是一块白板,写上什么就是什么,教育重在引导和启发,尊重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人不同于机器,而是有其先天气质和禀赋。教育不能机械化加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应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判断力。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的人会犯四种毛病,做老师的人必须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有的人贪多而囫囵吞枣;有的人孤陋寡闻;有的人见异思迁;有的人浅尝辄止。这四种情况,是出于不同的想法。懂得学生的心理想法,然后才能加以补救。所谓教育,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缺陷。

『感悟』教育的方法要讲究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是战争中的规律,也适用于教育领域。评价一个人不只是静止地看他的优点或者缺陷,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和注重他的可塑性。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礼记学记》)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而能够事半功倍,学生会把功劳归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劳可是事倍功半,还怨恨老师。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然后才解决有硬节的地方,时间一长,木头自然脱落;不善于提问题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会像撞钟一样,轻轻叩击,钟声就小;用力敲打,钟声就大。等到能够从容自如地撞钟时,然后钟声才会悠扬动听。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

『感悟』老师原本不应该照本宣科地灌输,而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答他们的疑惑。教师如钟,有回应,但不可完全代劳,不可用条条框框去束缚思想的翅膀。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译文』君子有三种忧患:对于没有听说过的知识,唯恐自己听不到;对于已经听到的知识,担心自己学不会;对于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担心自己做不到。君子有五种耻辱:身居其位,却拿不出主见,君子感到羞耻;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却做不到,君子感到羞耻;已经具备的品德又失掉了,君子感到羞耻;所管辖的土地多,但是人民逃散,君子感到羞耻;所使用的人数彼此相等,而别人的功绩多得多,君子感到羞耻。

『感悟』忧患意识表现为不患得患失,而担心自己是否才疏德薄,是否对民众刻薄寡恩。羞耻之心和忧患意识同样难能可贵,它可以形成道德意识。羞耻之心不可怕,只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为失,反以为得。

⊙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辞让尊贵而不辞让卑贱,辞让财富而不辞让贫穷,这样,作乱的事就渐渐没有了。所以君子与其使俸禄超过自己的才能,宁愿使自己的才能超过得到的俸禄。

『感悟』儒家安贫乐道精神不是无关紧要的私德,它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付出要大干索取,奉献要高于占有。在现代社会发扬这种精神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仁的行为有三种情况,他们与仁在效果上是一样的,但却各自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与仁有同样的功效,但是行为者是否真有仁爱之心不得而知;但是如果与仁爱的行为一同在逆境中经受困扰和责难时,行为者是否有仁爱之心不言自明。第一种是,真正仁爱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心怀仁爱,安然处之;第二种是有智慧的人,他们行仁是为了最终得到实际利益;第三种是害怕犯下罪过的人,他们勉强行仁是因为不得不如此。仁爱的天性对人来说应该是第一位的,而道义的原则处于第二位。因为仁爱是人的本性,而道义的原则是外在的规范决定应当如此。

『感悟』仁爱精神是道德的主题。只有规范而没有仁爱,不能构成道德。仁不是一种姿态或策略,也不是出自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仁既是人性本善的自然表现,也是对善之本性的激活和张扬。

⊙子言之: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曾经说过:仁爱分不同情况,各自有大小之分;道义也有不同情况,其间也有长短之别。一个人在看见别人不幸和苦难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出忧伤悲苦的情感,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仁爱;遵循法律法则而勉强行仁,这不过是借助仁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感悟』对于仁爱思想有被盗用滥用的可能,孔子已早有预知。在历史上,多有不仁不义之士,或为稻粱谋,或为沽名钓誉而进行道德投机。

⊙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礼记.表记》)

『译文』君子穿上他们的衣服,还要用君子的仪容来做修饰;有了君子的仪容,还要用君子合乎礼义的言辞来修饰;有了君子的言辞,还要用君子的德行来充实自己。所以君子以只有君子的服饰却没有君子的仪容为羞耻,以只有君子的仪容却没有君子的言辞为羞耻,以只有君子的言辞却没有君子的品德为羞耻,以只有君子的品德却没有君子的善行为羞耻。

『感悟』君子表里如一,小人口是心非。外表的华美没有内在的美德作为依衬,只能是徒有其表,以假乱真;言辞没有德性作为根基,只能是自欺欺人的空话和谎言。

⊙子曰: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自我夸耀自己做的事情,不推崇自己的功劳,目的是保持质朴实在;有了超常的德行,也不要求别人照着自己做,目的是保持忠厚谦虚;表彰别人的德行而又能赞美别人的功劳,目的是尊敬贤能的人。所以君子虽然自己贬抑自己,但是民众却更加尊敬他。

『感悟』谦虚谨慎,诚实宽容、克己让人的品质不仅对于个人修养极为重要,对于形成良好的民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意义尤为重大。相反,自大自夸,自我标榜吹捧,不仅会弄巧成拙,还会败坏社会风气。

⊙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依据一个人的言辞判断他的好坏。天下有道之时,民风就纯正,人们做事情细致周到;天下无道之时,民风就浮躁,人们就崇尚空谈,说大话说空话。所以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就像美酒一样浓厚。君子之间虽然平淡却能成就各自的品德,小人之间虽然甜言蜜语,但是时间长了却败坏了各自品德。

『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人要成就德性就要抵御各种诱惑,而一个人要败坏德性却没有任何难度。

⊙子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君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用空话来赞美人,民众中就会形成忠实的风气。所以君子询问别人是否寒冷,就会送衣服给人穿;询问别人是否饥饿,就会送食物给人吃;称赞别人德行高尚,就会授人官职。孔子还说:说得好听却不能给人好处,会有怨恨和灾难降临自身,所以君子与其因为轻易承诺别人却不能兑现而遭到指责,宁愿因为无能为力而拒绝别人而招致埋怨。

『感悟』儒家不尚空言,决不愿言过其实。如今一些团体和个人贪图一时之便利,崇尚空话和假话,并采取相应的政治策略,经济策略、销售策略、广告的宣传策略等等不明智的做法殊不知这种风气一旦形成,最终人人都是受害者。

⊙子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皆在其所亵也。夫水近于人而溺人,德易狎而难亲也,易以溺人。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小人会被水淹没,君子会因为说错话,做错事而被责骂声淹没,在上位的人会因为实施不好的政令而被民怨所淹没,这都是由于有所轻慢所致。水接近于人却能够淹死人,有德性的人容易接近却难以亲近,也会招致埋怨而毁坏名声。人们喜欢说空话而且没完没了,话一出口便难以收回,所以容易淹没人。

『感悟』君子因其品德出众而引入注目和仿效,但其言行的轻慢和疏失会招致埋怨和麻烦,甚至群起而攻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语的不谨慎也会让君子蒙羞。

⊙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是故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也。(《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只有君子能够爱好正直的德性,小人憎恶正直的德性。所以君子的朋友有共同的志向,也有共同的好恶。所以亲近他们的人不感到迷惑,远离他们的人也不感到怀疑。

『感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贤德之人德行扬名四海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反衬出奸佞之人的卑琐,所以历史上儒家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实践由于种种阻力始终都很难一帆风顺。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实诚信为宝;不祈求获取土地,而把树立道德作为安身立命的土地;不祈求积聚财物,而以学识渊博为财富。很难得到儒者,因为他们轻视高官厚禄,轻视高官厚禄就很难留住,不是政治清明的时代,他们隐居不出来,这不是很难得到吗?如果君王的行为不道义,他们就不苟同而离去,这不是难以留住吗?他们以建立功业为先,而后才愿接受俸禄,这不是轻视俸禄吗?

『感悟』世移时易,儒家具体的治国策略或许已经不再为世所用,但是儒家这种正直无私,重义轻利的高尚品德正是扫荡腐败与堕落的一剂猛药,岂能一笔勾销?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礼记儒行》)

『译文』有的儒者可以与他亲密相处,但不可威胁他,可以接近他,但不可逼迫他;可以杀害他,但不可以侮辱他。他的住所不讲究奢侈,吃喝不追求美味,有了过错可以私下进行辨正,但不可以当众数落指责他。

『感悟』儒家君子是以道义为重,大义凛然,顶天立地,为后世景仰。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志向和气节,行为就没有一定的准则,很容易随波逐流。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礼记儒行》)

『译文』有的儒者把忠实诚信的品德看做是如铠甲头盔一样安身立命的护身器物,把遵循礼义看做是如大小盾牌一样的防御武器;一切行为都遵循仁,一切行为都依据义;即使遇到暴虐的政治,也不改变自己的操行。

『感悟』千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儒家不变的操守和无畏的气节感召过历史上无数的人们在暴政面前无所畏惧,在抵御外侮时舍生忘死、在功名利禄面前不为所动。

⊙儒皆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礼记儒行》)

『译文』有的儒者,听到合乎美德的话就转告友人,看见合乎美德的行为就指点给朋友看。在爵位面前互相推让,在患难面前争相捐躯,朋友长期不得志,就等待他一道迁升,有朋友在远方不得志,就想方设法招致来向国君推荐。

『感悟』君子有成人之美,无成人之恶。凡事应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愿意成就别人的美德,而不能斤斤计较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更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先贤的智慧或许能够勉励和帮助人们从不遗余力打击别人的阴暗心理中超拔出来。

⊙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能够洁身自好,沐浴于道德从而能够不被污浊所染,陈述自己的意见,静候君命,默默地坚持正道,如国君不理解他,再稍微作些解释来启发国君,并不急于求成;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炫耀自己高贵,不夸大自己的功绩,遇到太平时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遇到乱世不放弃志向;对于理想相同的人不加以吹捧,对于观点不同的人也不妄加诋毁。儒者不附和世俗而保持独立人格就像这样。

『感悟』身体上的污垢可以用水来清洗,心灵上的污浊只有用德来洗涤。心灵洁净,方能够志存高远。儒者怀着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和远大抱负,无论是遭遇乱世还是面对尊贵和荣耀,都不肯与世俗共沉浮。

⊙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礼记冠义》)

『译文』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友爱、对君王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人。只有成为真正的人,然后才可以去教导和治理别人。

『感悟』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宁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各成员的道德素质。如果国家和个人都能够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社会将会走上良性循环。

⊙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日: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礼记乡饮酒义》)

『译文』所谓德,就是自身有所获得。所以说:古代学习道艺的人,就是要使得身心有所获得。所以圣人都竭力去做。

『感悟』儒家把道义看得最为重要,在儒家那里,德,得音同,意义也可以相通,有德者除了得到了身心的安宁、亲邻的赞誉和他人的尊敬外,无所损失。《春秋》

⊙子皮尽用其币。归,谓子羽日: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夫子知之矣,我则不足。《书》日:欲败度,纵败礼。我之谓矣。夫子知度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

『译文』子皮用完了全部的财礼。回国后,他对子羽说:学习与懂得道理并不是最难的,而难在去实行。子产他老人家懂得道理,我却连道理还懂得不够。《尚书》上说,欲望败坏法度,放纵败坏礼仪。这说的就是我啊。子产他老人家懂得法度和礼仪了,我确实放纵欲望而不能克制自己。

『感悟』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其实,两者皆难;相比而言,知难行更难。认知事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能说不难?而从认识到付诸实践则更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自然难上加难。我们既要做言语的典范,更要作行动的楷模。

⊙闵子马日: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惑,又日: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译文』闵子马说:周朝恐怕要发生动乱了吧!一种说法肯定在流行了很久之后,然后才影响到当权的人。大夫们担心丢掉官位就会不究事理,还说:可以不学习,不学习也没有坏处。认为没有坏处而不学习,就得过且过,因此就会出现下面侵凌与上面废弛的情况,这样能不发生动乱吗?学习,如同种植,不学习就要落后,原氏是想要灭亡吗?

『感悟』学习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学习犹如种庄稼一样,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人放弃了学习也就放弃了进步的机会,而一个国家放弃奋斗就会失去在民族之林中生存的资格。

⊙君子曰:莒展之不立,弃人也夫!人可弃乎?《诗》日:无竞维人。善矣。(《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君子说:莒展之所以不能被立为君主,这是由于他丢掉了人才的缘故吧!难道人才可以丢掉吗?《诗经》上说,要想强大就只有得到人才,说得真有道理啊。

『感悟』综合国力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道理并不难懂,困难在于如何培育,提拔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夫概王日: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左传定公四年》)

『译文』夫概王说:被困住的野兽还要挣扎,何况人呢?如果他们明知不免于死而一起拼命,必然打败我们。如果让先渡河的感到可以逃脱,后边的人羡慕他们,就会丧失斗志。渡过一半才可以攻击(他们)。

『感悟』孙子兵法中说,陷之死地然后生,意思是说,把士兵们投入极其危险的死亡之地,他们就有可能起死回生。所以,战争中双方谁能创造条件让战士们激发出一种决死之心,从而团结一心,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谁就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日: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日: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日:国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左传哀公十一年》)

『译文』孔文子将要攻打大叔的时候,去征求孔子意见。孔子说:祭祀的事情,那是我曾经学过的;而战争之事,我没有听说过。(仲尼)退下去,叫人套上车子就走,说:鸟能选择树木,树木哪里能选择鸟?文子立刻阻止他,说:国怎么敢为自己打算,为的是防止卫国的祸患。孔子打算留下不走了。鲁国人拿来财礼请他,于是(孔子)就回到鲁国。

『感悟』孔子是要行仁义于天下,而不是受制于人,成为掠夺他人的工具。孔子所具有的一种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也正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郑国公孙黑肱)日:吾闻之,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译文』(郑国的公孙黑肱)说:我听说,生于乱世,地位尊贵却能够甘守清贫,不要向百姓求取什么,这就能够在别人之后灭亡。(我愿意)恭敬地侍奉国君和几位大夫。生存(的秘诀)在于时常保持警戒之心,而不在于有多么富有。

『感悟』人生在世,不能没有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不因地位尊贵而丢失,也不因贫困潦倒而抛弃,这样你就拥有了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勇气和智慧。

⊙邰至日: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失兹三者,其谁与我?(《左传成公十七年》)

『译文』邰至说:人能在社会立足,是因为他有信用,明智与勇敢。信用就不会背叛国君,明智就不会残害百姓,勇敢就不会发动祸乱。丢掉这三样,还有谁亲近我?

『感悟』古往今来,仁,信、智、勇已经被看做是真正君子的内在品德。仁爱豁达、一诺千金、大智大勇的君子作风不是我们当今社会很多人所缺少的吗?

⊙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说有食之,意思是说有某物将太阳吞入在内了。经文中为什么没有说吞食太阳的究竟是什么呢?因为知道那是无法弄清楚的,(所以就不说了),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感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态度;而知其不可知,承认自己无知,则是一种智慧。《周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周易系辞》)

『译文』一阴一阳的交感变化就是道,传承此道就能使开创万物的善功大显,成就此道就能尽性尽命地促成万物成功化育。仁者发现道中有仁就称其为仁,智者发现道中有智就称其为智,老百姓每天都在运用道却茫然无觉,所以君子之道的真谛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感悟』阴阳理论是华夏祖先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取得的重大认识成果,也是中华传统文明中各科知识所同祖共宗的基础理论。《周易》-书正是以阴阳理论为核心,建立起庞大的象数和义理体系,构成了广大悉备的易道。易道在智慧上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在古代百姓日用而不知,即使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仍然留下了诸多不解之谜。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周易系辞》)

『译文』周易之道与天地之理相近似,所以不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知识周遍万物,道德可匡济天下,所以不会有任何偏差;能够广泛推行遍及边际而又不流于泛滥,乐顺天意、自知性命,所以没有忧愁。

『感悟』乐观地理解自然规律和生存环境,对自己的固有材质和平生功业都有清醒的定位与布局,所以处变不惊,坦荡无忧。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周易系辞》)

『译文』《易经》本来就是圣人用来提高道德修养,推行并扩大神圣事业的一部著作。

『感悟』崇德的目的是为了广业,广业又必须以崇德为手段,这里的德,显然不限于道德品质,应该是指一种素质和本领,因此,全力开创和建立一整套与完成匡济天下的大业相匹配的特殊素质和本领,便成了《周易》一书全神贯注的精神所在。

⊙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之大宝日位,何以守位日仁,何以聚人日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日义。(《周易系辞》)

『译文』天地的最高德行就是不断地化生万物,圣人的最大珍宝就是拥有权位。如何才能守住权位?这就要具备仁爱的精神。如何能广聚人才?这就要发挥财富的吸引力。善于理财,词正理严,禁止百姓为非作歹,就是推行道义。

『感悟』权力是一种威力无穷的人间重器,它决不是任何人都能平等购买和享用的玩具;只有圣人掌握了它,才能真正做到以道济天下,造福苍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易经乾》)

『译文』飞腾的苍龙已经登临至尊中正的天位(开始普照天下,惠泽万民),这时利于得到德高才雄的大人辅佐,(才能正成天下大治)。

『感悟』四海平定,新朝初创,选贤拔能一定要以德为先,决不可让阴邪之徒窃持重权,扰乱纲纪;这是一条用血与火凝成的历史的铁律。

⊙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戒,吉。(《易经比》)

『译文』向天下彰显亲和比附之道;如同王者狩猎只从三面合围,特地留出缺口给禽兽以生路;(这种宽宏大度仁爱的态度)使市镇百姓不会有戒惧之感(当然放心归附),所以吉祥。

『感悟』以狩猎来彰显仁心,志在亲民;可见古代君王治理天下,十分注重施行不言之教。

⊙童牛之牿,元吉。(《易经大畜》)

『译文』在小牛还未长角之前,就在它的两角位置装上横木(以防其角伤人),这是非常吉祥的。

『感悟』给童牛未生之角早早装上横木,不仅能防恶于未然,而且在于培养童牛形成纯良的贤德。中华民族不愧为文明礼治之邦,对于除恶养贤之道是如此深谋远虑,无微不至!

⊙豮豕之牙,吉。(《易经大畜》)

『译文』阉割过的小猪,纵有牙齿已不伤人了,这是吉祥的。

『感悟』古人消除猪的暴气的手段,是如此精当而彻底;既能除其凶性,又能全其性命,既无相制之嫌,又具兼容之美,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充满仁爱精神的司法思想的生动体现。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易经中孚》)

『译文』中孚卦象征诚信,用豚鱼做为祭品(虽然简单,但只要心存诚信)也能通神获福;利于涉险建功,利于守持正固。

『感悟』中虚无私为诚,中实可靠为信。诚信的朋友,是让人放心交往并可以有所重托的朋友;诚信的社会,是人类充满文明和友爱的美好家园。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周易文言》)

『译文』君子以敬慎的态度使内心永怀忠信,把道义作为坚定的准则向外推行。敬慎和道义一旦并立共挽,道德就不会孤立了!

『感悟』内怀敬慎,外施道义;这就从思想和行动上成就了道德。只要敬慎精神时刻撑持在心,向外推行的道义必定不断走向正大与壮观。

『1』,⊙做历史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严格的评判史料,一方面是艺术大胆的想像力。《胡适的日记》胡适的名言警句大全『一』『2』,⊙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虽然别人..

一品经典语录『一』1,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一些过往,可以浅印在心头;一些遗忘,可以..

『老妈的话』还是老妈说的话最经典,她说:你们这代人呐,就是活的太明白了,所以什么都得不到。我们当年什么都糊里糊涂,该结婚结婚,该工作工作,现在什么都有..

1,我是喜欢你,从高中到现在没有变过的喜欢你,可是我敢把这份喜欢你的感情大胆的说出来让你知道,那是因为你一直都是一个人,身边没有出现过其他的女生,你让我..

1,面对死亡,幸福是活着;面对饥饿,幸福是吃饱;面对寒冷,幸福是温暖;面对贫困,幸福是富裕,面对孤独,幸福是拥抱;面对冷漠,幸福是微笑;面对欺骗,幸福是..

1,过年时,人们为了享用团圆餐而残杀各种生命,食用活海鲜,这真是令人悲痛。恳请大家,不要将过年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你所得到的只是一顿饭的温饱,可..

一品经典语录『一』1,有些事,不想发生,却不得不接受;有些东西,不想了解,却不得不学习;有些人,不能失去,却不得不放手。2,当你觉得累,不是因为路上坎坷太..

1,『幸福靠自己』“没人能带给你幸福,除了你自己。”2,『心理解答:梦见蟒蛇』会受到鳄鱼或其它爬行动物的伤害。梦见与蟒蛇发生对峙,最后躲开了,预示能从敌人..

关于语录大全

语录大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经典语录信息平台,五经_经典语录让您快速了解语录大全学习相关,感谢您选择经典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