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佛语禅心图片网
1,⊙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上
2, 今天早晨的鸟鸣特别欢,我从梦中醒来的第一感觉是愉悦。
3,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心中时时保持正念,任何时间、方位都是吉祥的。
4,⊙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观无量寿佛经》
5,⊙ 《坛经》上的这段话告诉人们,若想摆脱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必须要 做到“淡泊清心”。将一切烦恼、困惑看淡,那天天都将是好日子。
6,『境来境去、随缘自在』 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
7,⊙(二)闻思修慧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痛苦之良药也,伐烦恼树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佛遗教经》
8,能开启智慧、美化生活,都是善法。
9,⊙可以想象,在浮躁的心境里,人,是不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不会摆脱世俗的束缚而远走高飞。浮躁,像流感一样传播,弥漫于各个领域,侵蚀着我们的肌体。那时候的状态是朝令夕改,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当然,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也许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膨胀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流,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洞的。
10,世界上不明理的人,他想多得钱财用来布施,得到福德,于是以做生意为职业,经营之时做了许多不道德和违法的事,这样做虽暂时也能赚来些钱,但所得到的利益补偿不了害人的祸业。这样的人,将来还要坠入地狱,就像《百喻经医治脊偻喻》中的病人,被压得双眼迸出一样的危险。
11,『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佛法是生活中珍贵物、无价宝、宝中王。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可以没有钱财,没有地位,甚至宁愿失去生命,也要保有佛法。钱财只是暂时的友伴,地位只是半辈子的友伴,生命也只是此生的友伴,而佛法不仅是今生的依处,更是生生世世、多世多劫、乃至证得佛果为止永恒的怙主。
12,⊙ 佛说:“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 迷失自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所以福祸 皆由心而生,轮回是因果的体现。佛引人向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改变人 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祸得福。所以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幸福 与否,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去面对自己。
13,⊙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14,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这些人或偶然或必然在你的生命中出 现,是一种奇缘,你有责任珍惜。众生多不胜数,能和你结缘的何其 有限;即使人类,能在你短暂的一生中与你照面的也为数不多。你结 下的每一个缘,都有各自不同的示现,喜欢或者不喜欢,你都不必挂 心,人情世相越是纷纭,你的人生越是多彩。
15,⊙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16,要人祝福,不如自己付出造福,如此爱与福都有余。
17,⊙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话,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8,⊙ 佛教把忍辱分为“生忍”和“法忍”。“生忍”就是无论众生以何种 方法污辱訾毁、恶心加害于己,都能忍心不动;不因众生对自己的恭敬供 养而心生贪著、我慢。“法忍”则是对于心中的习气烦恼,譬如贪、嗔、 痴、慢、疑,以及外在的天灾人祸等境界,能够不起心动念。简言之,就 是不论顺逆境,不论是内在的烦恼或外在的灾祸都要忍。
19, 所有动物从生下来就开始被动地生活,被需求、欲望和诱惑 驱使。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内在的修炼可以部分地夺 回生活的主动权。将需求和欲望降到最低,提升抵挡诱惑的能力,通 过内在的修炼大凡都可以达成。人生短暂,做生活的奴隶还是主人, 取决于自己的内心选择。
20,富有的人若不懂得善用财富,也会被社会人群所遗弃。其孤独与寂寞,恐怕比穷困的人还痛苦!
21,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一朵花,既是看客也被人看。
22,⊙以为在这里学得更多,到极乐便可优先,增进品位,这样的人,只配钻进莲花中,自我困限,五百岁不见诸佛。中国的法律到美国尚且不灵,凭什么要把娑婆的规矩搬到极乐去?
23,重生——生命还有另一种可能。
24,⊙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着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谘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25, 天地有大美,美在本真,美在自然。
26,⊙『福由心生,祸由己招』 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迷失自 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
27,⊙入海算沙,空自费力;磨砖作镜,枉用功夫。君不见,高高山上云,自卷自舒,何亲何疏?深深涧底水,遇曲遇直,无彼无此。——《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28, 轻易不要在心中打结,有些结一旦打上就再也解不开。
29,⊙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佛说阿弥陀经》
30,⊙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于七宝满于三千大干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与他人,心无吝惜,身肉手足、头目脑髓,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未名真实波罗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31,⊙ 佛学推崇的就是与人分享,与人分享与幸福有关的东西。但是什么是 与人分享呢?佛学中已有明确的解释,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 想,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自己心中自然也会感到幸福快乐,也就会得到 双重甚至更多的幸福!这就是分享的快乐。
32,⊙如果视别人如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人生是场表演,也是段奋斗历程,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喝彩。
33,⊙菩萨起欲界欲,不观对治、疾除灭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勤欲灭,欲心犹起,是名不犯。如欲,余盖亦尔。《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34,⊙色识虽转灭,而业不失坏,令于诸有中,色识复相续。《大乘入楞枷经》卷七
35,⊙『佛心禅语』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纯净得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 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 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36,⊙当面怎么做,背后亦要那么做。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37,必须通过不懈的实证,才能悟到佛法的真谛。
38,⊙因贪犯者,为过微细,难可舍离;因瞋犯者,为过粗重,易可舍离。因痴犯者,为过深重,复难舍离。….若一瞋心而犯于戒,其罪甚重,何以故?因贪犯戒摄受众生,因瞋犯戒弃舍众生。…因瞋犯戒,为大犯戒,名大过患,名大堕落。《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39,扫除心灵阴霾,则能显现亮丽本性。
40,⊙伎乐放逸,恶习日增。《法句经》卷下,广衍品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卷下,吉祥品
41,⊙般若智如大火聚,诸贪爱水,逼之则涸;诸烦恼薪,触之则焚;诸愚痴石,临之则焦;诸邪见稠林,无复遗余。——《竹窗二笔》
42,阻碍他人走正路,或破坏他人发善心、做善事的人,就叫做“魔”。外魔不可怕,最怕的是内心的魔——自己内心起了扰乱,不仅障碍他人,也障碍自己。
43,“顺则凡,逆则仙”。一般人都喜生厌克,而成功之人则反过来,皆好克厌生。
44, 一切都有规则,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则,人心有人心的规 则,这个规则不是用来被打破的,若一定要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必然 的惩罚。自然生态的平衡是一种规则,你若非要让它不平衡,它就要 地震,它就要海啸;心态平衡是一种规则,你若非要它不平衡,它就 要谩骂,它就要暴力。是不是这么个理呢?
45,⊙观相云何?依依他性以遣分别性,依彼真如遣依他性。……何以故?若所分别名、义是有,能分别缘此名、义,可说是有;由名义无所有,分别因缘既定是无,能分别体亦无所有。此中分别既无,言说亦不可得,则人依他无生性。菩萨见此有、无无所有,则入三无性非安立谛。此三性中,分别性是实亦则空,依他性是假非实非空;真实一性是实非空。(唐)智俨《华严五十问要答》卷下
46,人的品格犹如土壤,佛法就像种子,菩萨的功德就像苗芽,诸佛的境界就像果实。若没有肥沃的土壤,即使播下优质的种子,也长不出挺拔的苗芽,更无法结出饱满的果实。同样的,一个人若缺乏高尚的品格,即使获得殊胜的法教,并专心念佛,也无法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与护佑,更无法成就圣者的任何境界。
47,『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智慧,是心宽念纯、海阔天空,用爱拥抱大地苍生。
48,⊙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明)宗喀巴《显密次第修行科颂》
49,⊙“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人人向往的境界,一路行走一路愁却是大多数现代人生活的常态。生活的旅途中,人们常常忽略美好而执著于痛苦,在不停歇的拼搏和追逐中,疲惫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