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佛语禅心_的句子_佛家禅语网
1,⊙所谓“方生方死”,是说我们生的起点,也正衔接着死的那一刹那,这两个点是可以重叠的。——耕云先生
2, 生命在于运动,美需要发现,个体生命非常渺小。
3,『生活禅语』做人不要争“一口气”,而是多“一点志”。
4,人间净土理念主张用佛教改造人世间,以普度众生为己任。
5,⊙若有得见普贤菩萨,若得承事,若得闻名,若有思惟,若有忆念,若生信解,若勤观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觅,若兴誓愿,相续不绝,皆获利益,无空过者。《华严经》卷四十,十定品
6,⊙『禅语感悟』 众所周知,商人不松开手,菩萨怎么能伸出手去拉他呢?世人愚昧就 如同这个商人一般,意识不到自己是错误的,一意孤行。浪子的行径势必 和这个商人一样,走在悬崖峭壁间,随时都有掉下去、失去生命的危险。
7,要培养一分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
8,女人发昏才是一个“婚”字!女人出嫁是无法和自己再继续独处了就嫁“感”于人,想找一个男人来依靠。所以,世间很多浪漫的爱情故事皆因误会而认识,又因了解而分开。大凡独身的女人皆因太清醒或者太能干。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自我的妥协。
9, 不反对攀比,攀比也有其正面价值,攀比使你有明确的目 标,有超越目标的冲动,有拼搏奋斗的激情。一味地攀比往往产生负 面价值,因为不讲主客观条件,不懂得迂回,难以变通,攀比由此成 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人在一条道上跑到黑,到头来不免两手空空。
10,⊙一粒青菜种子尚能转粪壤成青菜,化腐朽为神奇;“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佛种下在我的心地,岂不能吸收贪嗔痴三毒杂染,化为正觉菩提树吗?
11,⊙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般若第二》
12,⊙庄子在谈到人与物时,也提出类似的思想。《庄子》写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即叫人来去随缘,而不是执著地求取,要随时放下,而不是贪念丛生。
13,『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凡事不知足,就会不满意;不满意,就会有遗憾。
14,⊙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证严法师
15,布施的真正意义是放下贪悭,而不是怀着吝啬之心施舍于人。持戒的真正意义是降伏白心,而不是执著于极端苦行。忍辱的真正意义是怜悯仇人,而不是麻木无奈地忍受。精进的真正意义是法喜充满,而不是同执地修行。禅定的真正意义是保持觉醒,而不是闭着眼睛什么都不想。智慧的真正意义是树立正知正见,而不是落入偏见。
16,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所说的话,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能利益众生,开导人心,使人开解烦恼?
17, 事情愈急,愈不能匆忙,更不能心乱,一忙一乱,必出漏洞 差错,倘若因此返工岂不是更慢?事情越缓,越要抓紧,越要挂心, 手一紧,心一挂,缓事就能快办。急事怕慌,缓事怕忘,一慌一忘, 什么样的事情最终都可能荒。事情一荒,生活就荒,精神就荒,人生 也跟着荒。
18,⊙抱着功利主义的思想去学佛法,动机不正,因地不真,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耕云先生
19,⊙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优婆塞戒经》卷二,义菩萨心坚固品
20,⊙水遇到障碍,会有三种结局:一、增加深度;二、提高水平;三、别开生路,走出一番新天地。弘法途中任何障碍,都是暂时的、毕竟成全的。
21,⊙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22,⊙有业有报,不见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
23,生死大事,能看得开、想得通,就能安然自在。
24,『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内心常存仁德,至诚待人,自然得人心。
25,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赎者的关系,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师父和徒弟的关系。
26,教法不必听太多。若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就是真法,就能启发真正的善根。
27,⊙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宏智禅师》
28,⊙卑门持戒生天上,胜族毁犯堕幽冥,摩登持戒亦生天,仙人破戒人诸狱。“四十华严”卷十七
29, 一位老僧说,中国是百年老店,掌柜的注定代代相传;西方 是自由市场,管理者必须大家来选。中西方情况不同,许多东西相互 不能照搬 鲁迅一生嬉笑怒骂,横眉冷对却能得以善终,令人佩服不 已。名人的儿子却不好当,总也躲不开父亲的影子。
30,⊙『佛心禅语』 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随缘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忧,不 躁进,不强求。以佛心保持平和,能处变不惊,并能体会到生活之乐 之关。
31,⊙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32,无相,是“即有即空,即有相而知是空相”,也就是在用身体接触、用心灵感知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同时就已经知道生命无常、我法皆空,一切都是暂时的假像,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33,⊙若不能将法与生活融合,各座修法即变成脚绊。(唐)莲花生《空行教授》
34, 你用真诚换来的不一定是真诚,但你用虚假换来的就一定是 虚假。真诚就像不可或缺的空气,人们需要它、享受它,但很少有人 想到要发自内心地感恩;虚假犹如打出去的拳头,你的作用力多大, 来自对方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大,这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发 生,用力越猛,对双方造成的伤害越深。
35,⊙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二
36,⊙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诸善果故。……如是一切贤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四十华严”卷十二
37,⊙ 不必回头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根本不必回头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 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38,⊙爱是学习付出,也是学习接受。——海涛法师
39,⊙『禅语感悟』 真正的无价之宝,不是价值连城的古董、钻石之类的东西,而是爱心 与慈善。当我们给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及时的帮助时,我们就 得到了无价之宝。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爱他人,不要只为自己 着想。
40,⊙愚痴大患,缘起良药而为对治。《大宝积经》卷四十八,菩萨藏会
41,⊙应净洗浴,着鲜洁衣,菜食长斋,勿啖辛臭。于寂静处,庄严道场,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无使乱心,更莫他缘,念其余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余业,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乃至无量念者,见佛色身无量无边。彼佛身形三十二相,于一一相,亦念亦观,皆令明了。随所见相,见青光明,于彼光相,专精系意,无令心乱。《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
42,富有并不代表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详”。
43, 年轻时,脚是用来走路的,很少有锁得住它的风景;岁数大了, 脚则是用来立根的,没有足够理由它不会轻易移动。要闯荡,趁年轻, 天下任你的脚去丈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人世久了,需沉静,否则一 生就成了无根浮萍。曾经阅尽人间,才有可能在立根后细品天下。
44,其实我们遇到的种种灾难都是不善的意念变现出来的。只要我们把不善的意念放下,提起正念、善念和净念,这个地球上将不再有灾难。
45,⊙『凡夫知见』凡夫认为自己就是道,合于我者即是,不合我者即非。不是以佛知见为自知见,而是以自知见为佛法知见。对于这样的众生,菩萨来化,必现凡夫之身,不然即令尊贵的佛法自取其辱,众生于菩萨、圣人无敬信故。如帝王大人,于无敬人前不露身份,既不失尊严,也免使小民有罪。
46,⊙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法尘,眼睛里尘沙除去了,也不能换入金粉,因为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法”虽好,不如“无”更好。——耕云先生
47,⊙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随喜,是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摩诃般若经》卷十二,随喜品
48, 远和近 微博将长篇时代 推向微篇时代,将拖沓 语言逼向精致语言。微 博不仅革新了文风,而 且最大限度地精密了思 想,令微言大义成为一 代时尚。
49,知足少欲藏大富,任劳不悔大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