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佛心慧语的经典句子_佛家禅语网
1,易者,圣人乘时之学;圣人守时而待命,因势利导,乘时而起。故先哲孟子有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老子亦曾对孔子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说,机会给你了,你就可以作为一番,时机不属于你的,就规规矩矩待在那不要动,借古鉴今,今人所谓的英雄,只是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而已!
2,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3,佛用慈悲和智慧救济众生,是悲智并用的完人。慈悲和智慧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慈是浊世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道路,而智慧则是指南针,把持着正确的航向。
4,⊙我们都不是很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
5, 一只灰喜鹊对另一只灰喜鹊发出邀请,相伴从一处枝头飞向 远处的另一处枝头,-只画眉在树丛中引吭高歌,观众则是远处两只 叽叽喳喳的麻雀。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晨光里的精灵,虽来自不 同的群体,却可和谐共处于同一片树林。朋友,让我们伸出臂膀,共 同拥抱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6,⊙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无量寿经》
7,⊙要守时,守信,守道,守法。(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8,⊙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身死神徙,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法句经》卷上,老耆品
9, 微博中什么人都有,面对微博里莫名其妙的人身攻击,我们 该怎么办?以牙还牙只会让战争升级,这正是战争的挑起者期盼的结 果。我以为,表明反对的态度非常必要,关键是我们怎样表达反对, 我倾向将这种反对变成一种教化。
10,⊙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南岳怀让禅师法嗣第二世·洛京佛光如满禅师》
11,我们若能扩大心胸,将普天下的父母都视作自己的
12,⊙逢师不学去后悔,遇贤不交别后悔,事亲不孝丧后悔,对主不忠退后悔,见义不为过后悔,有财不施失后悔,因果不信报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禅门日诵》
13,心有定力,智慧自然产生。人常为外境所影响,即是定力不够,学佛即是要学定。“定”用现代语讲,就是庄敬自强。
14,⊙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
15,⊙一者如佛菩萨发菩提心;二者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三者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如来智印经》
16,⊙所谓好,是在行为上有所约束,在言谈中有所节制,在心中保持分寸,在任何时事上皆动静得宜。禅者道:“倘若有人愚昧地戕害我,我会还以无限的爱;愈是恶意地待我,愈是要以谦和的态度相待;我会因而得到善果,而他却落得恶名昭彰。当智者受到愚者的挑战时,有德者不会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对于错怪伤害自己的人,我们的思虑不要被仇恨的蒙蔽,怀恨对自己比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即使活在仇恨的环境中,也要努力经营一个充满欢乐与爱的生活。
17,⊙阿弥陀佛自己并不度众生,他是靠名号度众生;正如富翁自己不能救济人,而是用他的财富救济人;又如艄公用船度人,并非自己一个个背人过河。
18,⊙身相既定,气息亦调。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打成一片。此坐禅之要术也。(日本)道元《普劝坐禅仪》
19,⊙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1经
20,⊙我惟老病死,三界之大患,福尽而命终,气绝于黄泉,身烂还为土,魂魄随因缘。《佛说八师经》
21,⊙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巧明处,以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
22,许多人,穷其一生才弄明白,原来在我们追逐物欲,被欲望左右时,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每处细微都值得好好珍藏。
23,⊙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遗教经》
24,⊙阿弥陀佛是真理,是道路,是生命。握有名号的人,便握有真理,念佛人岂可小看?
25,⊙犹如大石山,四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触,及法之好恶,六人处常对,不能动其心。心常住坚固,谛观法生灭。《杂阿含经》卷九,第240经
26,『佛之道』 我们以热诚之心去温暖人们心灵上的寒凉,这就是佛道。
27,『养子教子』 养子不教如养豺虎。
28,『无愧心最安』 并非有钱就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29, 56岁的乔布斯回天国去了,将一个关于创新和财富的神话留在了 人间。乔布斯是上帝的使者,肩负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用创新测试人 类的窥探欲,用财富验证人类的贪婪程度,是上帝向人间派遣使者的最 深用意。乔布新的杰出在于他不负使命,成功地揭示了人间真相。
30,人的聚散离合,都是基于种种因缘关系,有因必有果,“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还有不可抗拒的“无常”,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按照我们的主观想象进行,沟沟坎坎不可避免,大多数时候,万事如意只是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31,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至我们的口业清净;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至我们身业的清净。
32,即使佛陀在世也有三不能:一、众生定业不能转,二、无缘众生不能度,三、不能度尽一切众生。
33,而实际上,幸福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此时此刻你的意识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反馈。它不是通过比较得来,也不需要设定任何的时间地点等附加条件。
34,心力若正,毅力就无穷尽。
35,⊙一息一瞬,众生寿命四百生灭。南本《涅槃经》卷三十四,逛叶菩萨品
36,无常是苦,法师说人生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苦的事实,而在这个苦里,又含有无常,无常生白发,无常催别离,无常导致求不得,无常将朋友变为冤家。无常是空,不能永恒、不是真实、捉摸不定、随时变化,这是无常,也是空。
37,⊙一个人,不管他年龄多大、能力多强、经历过多少事,只要是很自我,不懂得因缘成事,便可说阅历很浅;相反,懂得因缘成事,不自我,即是阅历深厚。
38,⊙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佛陀的格言》
39,⊙将心修行,喻如滑泥洗垢。——《大珠禅师语录》
40, 中国人需要找到自己文化的根。这个根在哪里?在先秦,虽 然被割断,但这个根今天依然活着,中国人要尽快回到这个根上。
41, 二十多年前,我正年轻,觉得这个世界暗无天日,感到前程 一片迷惘,生命时刻处在坍塌的边缘。二十年后回头再看,发现那个 曾经的我不可理喻,当时觉得垂天之重的事实际上轻如鸿毛,当年看 似过不去的坎其实跨步能过。人们,再难都要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就活得一切都风淡云轻。
42,人生在世,一切物质只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利行。因此,对物要心存感恩、爱惜及知足。如此,生活在人间就会处处感到心安意足,时时觉得欢喜快乐。
43,修行者的本分事是忍耐和付出,因为修养原是个人应有的行为。
44,原谅或怨恨,只是一念心;心念一转,能包容一切。
45,⊙ 淡泊是理性的成熟,也是最具体的满足;它是积极的乐天知命,而非 消极的听天由命;它是人世的适情致性,而非出世的斩情灭性;非宁静无 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莫嫌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淡泊,才 是对人性的透彻了解,才是对世情的深刻领悟。
46,⊙拥有了然于心的平静,就能豁达地懂得:人生不仅仅是获取与拥有,有时放弃与失去也是一种拥有。平静的心,令所想所见所闻更清晰,平静的心,一切安然,不增,不减。平静的心,让生活更轻松、自在,也更乐观、简单。
47,成功,是依靠坚忍的力量,潜蕴蓄积长期奋斗而成就的果实;并非仅凭一点血气或一时的冲劲而侥幸得来。
48,⊙若有不孝众生,不念父母生养之恩,舍背父母,与妻子居;所有衣食病瘦医药,念给妻子,不与父母。父母衰老出入无力,曾不生忧亲近扶侍,于其妻子昼夜不离;得一美味,不敢自啖,持与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财宝,私共妻子欢乐食啖;父母善言,不肯随顺,妻子恶语,信用无舍;或为妻子呵骂父母,或共亲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于淫欲,无惭愧心。如是众生……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
49,从生到死的这段时日,重要的是立德与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