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经典励志古语大全
1,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2,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释义:君子治理国家,必须观察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检验当世的实际情况,并加以人事上的反复比较。一(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3,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一(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
4,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释义:治理国家有常规,以对百姓有利为根本;从事政治有规范,以法令推行为好。(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5,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汉)贾谊《新书》
6,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释义:要想种好粮食,就要不违农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因势制宜。一(汉)桓宽《盐铁论遵道》
7,治国者,以积贤为道。(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8,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释义:汉帝由于能广泛采纳群臣的谋略,发挥群英的才能,终于使事业兴旺起来。(汉)扬雄《法言重黎》 经典励志古语大全
9,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释义:自然规律有继承有革命,只有这样,自然才有新的发展,也才能顺应规律发展下去。一(汉)扬雄《太玄经》
10,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一(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11,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一(汉)班固《汉书鲍宣传》
12,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释义:天下的安危不是突然而来,它们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13,用人而因众誉焉,斯不欲为治也,将以为名也。释义:任用人只根据众人的称赞,这不是想选贤任能治理国家,而只是想图虚名。一(汉)徐斡《中论审大臣》
14,得贤则昌,不肖则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汉)韩婴《韩诗外传》
15,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释义:天下以言论为警戒,是国家的最大灾祸。(汉)梅福《上书言王风专擅》
16,尊贤任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一(汉)王符《潜夫论思贤》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所以暗者,偏信也。一(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18,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释义:征询治国的好办法,审定采纳人们的好意见。(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19,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释义:治理国家的人,方圆不能脱离标准,当政不能脱离道义,这样就万事可成。一(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20,谄谀苟免其身者,国之贼也;直言不避重诛者,国之福也。释义:谄媚阿谀,巴结奉承的人是国家的恶贼,不怕重诛而敢于直言的人是国家的福气。(北朝周)王明广《上书宣帝请重兴佛法》
21,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释义:堵塞天下人的口,使一世的民众成为愚民。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22,拨乱反正,以宁天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23,政善于内,兵强于外。一(三国魏)桓范《政要论兵要》
24,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释义: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论》
2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释义:如果不在安乐的时候想想危难,崇尚节俭来戒除奢侈,这就好像是砍伐树木的根而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流水的源头而希望流水长远。一(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6,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释义:治理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公平正直。(唐)吴就《贞观政要公平》
27,政贵有恒,不求屡易。释义:治理国家,重要的就是政策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一(唐)吴就《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28,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吴就《贞观政要政体》
29,治天下者,以人为本。(唐)吴就《贞观政要择官》
30,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南朝梁)沈约《宋书颜延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