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经典古语大全
『1』,今有道之士,虽中外信顺,不以诽谤穷堕;虽死节轻财,不以侮罢羞贪;虽义端不党,不以去邪罪私;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其故何也?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韩非:《韩非子解老》
『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日: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雍也第六》
『3』,一乡风俗视乎士类,果能相率崇俭,乡里必有观感。浮华渐除,生计自然渐裕。城市读书人尤戒专讲酬酢世故。即异日显达仕宦亦望以此自持,则廉正无欲,必有政绩可观。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輶轩语》
『4』,天地之间,何物非道?赫日当空,处处光明。闭眼之人,开眼即是,岂举世皆盲,便不可与共此光明乎!眼盲者摸索得着,故谓之暗合,不应二千年之间有眼皆盲也。陈亮:《陈亮集又乙巳秋书(与朱熹)》
『5』,圣人何以不可欺?日: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以此度之。荀况:《荀子非相》
『6』,是非毁誉,自古为政所不能无者。是则归人,非则归己;闻誉则归人,闻毁则归己;无长无贰,处之皆当如是也。前辈云:恩欲己出,怨将谁归?呜呼!此真博大君子之言也。徐元端:《吏学指南分谤》
『7』,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周:《庄子缮性》
『8』,古今之俗不同,东西南北之俗又不同,至于一家一身之善又不同,吾岂执一豫格后世哉?惟随时同俗,先机后事,捐忿愤欲,简物恕人,权其轻重而为之,自然合神不测,契道无方。关尹:《关尹子九药篇》
『9』,盖有自受命治水之禹,承命教稼之稷,自然当任己饥己溺之事,救焚拯溺之忧,我辈安能代大匠斫哉!我辈惟是各亲其亲,各友其友。各自有亲友,各自相告诉,各各尽心量力相救助。李贽:《焚书答周柳塘》
『10』,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子思:《中庸》
『11』,惮势而交人,势劣而交道息;希利而友人,利薄而友道退。释义:害怕别人的权势而同他交朋友,权势减弱交情就停息了;贪图财利而同别人交朋友,财利减少交情也就衰退了。(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
『12』,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汉)刘向《说苑君道》,金玉不琢,美珠不画。释义:珍贵的玉石,不需要雕刻;完美的珠宝,不必再描画。一(汉)桓宽《盐铁论殊路》
『13』,人生于世,非仅仅安常而处顺也。恒遇有艰难之境,又非可畏惧而却走也。于是乎尚勇敢。盲进者,卤莽也。果敢者,有计划,有次第,持定见以进行,而不屈不挠,非贸然从事者也。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4』,人能自老看少,自死看生,自败看成,自悴看荣,则性定而动自正。释义:人如果能从老看到少,从死看到生,从失败看到成功,从衰败看到兴盛,就能心性安定,而行动自然合乎法度。(明)陈益祥《潜颖录》
『15』,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释义:到该说话的时候才说,别人不讨厌他说;快乐的时候才笑,别人不讨厌他笑;该取利的时候才取,别人不讨厌他取。一《论语宪问》
『16』,建常立首,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长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常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故其言也不废,其事也不堕。管仲:《管子白心》
『17』,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18』,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释义:如果发现了一个非常需要的人才,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要举荐;如果不是适用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近之人也不要任用。(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19』,慈溪黄氏日:天下之理,无所不在,而人之未能以贯通者,己私间之也。尽己之谓忠,推己人之谓恕。忠恕既尽,己私乃克。此理所在,斯能贯通。故忠恕者,所以能一以贯之者也。顾炎武:《日知录忠恕》
『20』,天下之人,本与仁者一般,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自不容有恶耳。所以有恶者,恶乡愿之乱德,恶久假之不归,名为好学而实不好学耳矣。若世间之人,圣人与仁人胡为而恶之哉!李贽:《焚书复京中友朋》
『21』,众日善未必善,观其善之为也。众日恶未必恶,观其恶之由也,行诈以自衔,取媚于小人,其足为善乎?任直以独立,取恶于非类,其足为恶乎?故择善采于誉,则多党者进,去恶信于言,则道直者退。《文苑英华》
『22』,或日:辞达而已矣。圣人以文其奥也有五,日元,日妙,日包,日要,日文。幽深谓之元,理微谓之妙,数博谓之包,辞约谓之要,章成谓之文。圣人之文,成此五者,故日不得已。荀悦:《申鉴杂言下第五》
『23』,且夫有高入之行者,固见负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於民。语日:愚者喑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日: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鞅:《商君书更法第-》
『24』,人之死也,其犹梦也。梦者,殄之次也;殄者,死之比也。人殄不悟则死矣。案人殄复悟,死复来者,与梦相似,然则梦,殄、死,一实也。人梦不能知觉时所作,犹死不能识生时所为矣。王充:《论街论死篇》
『25』,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韩愈:《韩昌黎文集争臣论》
『26』,非辞无以相期,从辞则乱。乱辞之中又有辞焉,心之谓也。言不欺心,则近之矣。凡言者,以谕心也。言心相离,而上无以参之,则下多所言非所行也,所行非所言也。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27』,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
『28』,仁者爱人,念于何起!顺事恕施,自胜以理。意气自任,争竞乃生;日用饮食,讼象或成。木火然物,木先自烬;愤加于人,实惟身灾。转愤为惩,因病得方;辨惑思难,德义日强。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惩愤》
『29』,解狐荐其仇于简主以为相,其仇以为且幸释已也,乃因往拜谢,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日:夫荐汝公也,以汝能当之也,夫仇汝,吾私怨也,不以私怨之故拥汝于吾君。故私怨不入公门。韩非:《韩非子外储说下》
『30』,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曾子:《大学八章》
『31』,人的生活像是蠕动于奋斗力极弱,抵抗力极微的生活线上,并由此而生出一种静态的心理,庶使人难以容忍侮辱而与宇宙相调和。它也能够发展一种抵抗的机谋,它的性质或许比较侵略更为可怕。林语堂:《吾国吾民》
『32』,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己不足,安得名圣?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于民,唯圣人为善托业于民。民之生也,辟则惠,闭则类。上为一,下为二。管仲:《管子乘马第五》
『33』,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吕氏春秋异宝》
『34』,孔宣父云: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可者适意,不可者不适意也。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纵其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王维:《王右丞集与魏居士书》
『35』,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木我若也。柳宗元:《柳宗元集》
『36』,君子之大义,和调而不缘,溪盎而不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刻廉而不刿,行精而不以明污,齐尚而不以遗罢,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不退不肖。此君子之大义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篇四》
『37』,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日:乐之为观也,深矣。《吕氏春秋音初》
『38』,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释义:凡是施行政事,必须遵循政策法令而行动,修订法令制度一定要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明白此理,那么就不会有错误的事了。《吕氏春秋察今》
『39』,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日: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40』,学之言觉也,以先觉觉后觉,故萃野以畎亩乐尧,舜君民之道;学之言效也,以后人师前人,故傅严以稽古陈恭默思道之君。觉伊尹之所觉,是为尊德性;学傅说之所学,是为道问学。魏源:《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一》
『41』,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42』,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43』,自来忠教节烈之事,从道理上做者必勉强,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夫妇其最近者也,无情之夫,必不能为义夫;无情之妇,必不能为节妇。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冯梦龙:《冯梦龙诗文引情贞类》
『44』,学者贵卓然自立,尤贵奋发有为。只一个待字,断送了古来多少人,故因循最是害事。有待而兴,便是凡民。凡民自甘为凡民,非天有以限之。无待而兴即为豪杰,豪杰自为豪杰,非人有以助之。张伯行:《困学录集粹》
『45』,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也俗累而有益乎已,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柳宗元:《柳宗元集》
『46』,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元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无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老子:《老子十章》
『4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释义:人生得意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酒杯空对明月清辉。老天赋予我奇才,定能大用于世;钱财纵是散尽,总会重新得到。一(唐)李白《将进酒》
『48』,修名之人丑态不胜千百万状,随一举动,随有无数窟垅。忠厚者尚不扬扢,少轻薄者,描写唯恐不工矣。其人尚不觉,沾沾自喜,愈益自鸣,亦无奈何。实大声洪,苟有实矣,不愁无闻。傅山:《傅山诗文选注修名之人》
『49』,圣人与人同类也。类同则形同,形同则气同,气同则知识同矣。类异则形异,形异则气异,气异则知识异矣。人之所以相君长者,类也,相使者,形也,相管摄者,气也,相维持者,知识也。程本:《子华子阳城胥渠问》
『50』,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察传》
『51』,盖学道须先除我相,悭贪等我相之最粗者,人以我,故悭贪,若利济,则克却悭贪之我也。人以我,故忿嫉,若忍耐,则克却忿嫉之我也。究竟到圣佛,亦只是无我。宜尼言四绝,而终之以无我,是儒家亦先度我也。《金刚经》
『52』,子贡日: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日: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
『53』,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孟子告子上》
『54』,盖闻民生于勤,勤至则大劳自息。礼成于俭,仁行而至美宜章。翕终年于一日,可以千秋。析百物于微端,遂谐万事。是以闵鸿雁之悲歌,必覃思于究宅。奠竹松之燕寝,遂永奠于攸芋。王船山:《王船山诗文集连珠有赠》
『55』,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孟子尽心下》
『56』,要成己,又要忘己,已有公私大小故也。克己乃得为仁。由己之己无我,乃得万物皆备之我。克己,己原字细。如希圣,希贤,原学者本分内事。但有些自圣自贤之意,便是己也。刘熙载:《刘熙载论节六种克治》
『57』,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释义:宁肯被砍头也不改变信仰,躯体被撕裂成九块也不后悔。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有坚定信念,那他的力量就比庞大的军队还要强大。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
『58』,无人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极。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庄周:《庄子达生》
『59』,语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以圣人贵夜行,游乎人之所不知也:虽然,人知实难,已知何害,目中无照乘摩尼,又何以夜行而不踬乎?子舆赞舜明察并举,盖非明不能察,非察不显明。冯梦龙:《冯梦龙诗文集察智部总叙》
『60』,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日,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管仲:《管子心术下第三十七》
『61』,荣之亢,辱之始也;辨之亢,诽之始也;使之之便,任法之便,责问之始也。气者,耻之外也;耻者,气之内也。温而文,王者之言也;惕而让,王者之行也;言文而行让,王者之所以养人气也。龚自珍:《龚自珍全集臣里》
『62』,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韩非子备内》
『63』,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祖者,类之本也;君9币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9币,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入。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况:《荀子礼论》
『64』,人皆寐,则盲者不知,皆默,则喑者不知。觉而使之视,问而使之对,则喑盲者穷矣。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听其言而求其当,任其身而责其功,则无术不肖者穷矣。韩非:《韩非子六反》
『65』,命下之日,则拊心自省:有何勋阀行能,膺兹异数?苟要其厚禄,假其威权,惟济已私,靡思报国,天监伊迩,将不汝容。夫受人直而怠其工;儋人爵而旷其事,己则逸矣,如公道何?如百姓何?徐元端:《吏学指南省己》
『66』,明道中,净觉居灵芝,致书于师,论指要解三干之义,只是心性所具俗谛之法,未是中道之本。请师同反师承。师授荆溪三干即空假中之文,谓何必专在于假以辅四明?三干俱体俱用之义,学者赖之。志磐:《佛祖统记》
『67』,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屈原:《楚辞九章橘颂》
『68』,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69』,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日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日: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俭而吝,则虽惟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冯梦龙:《冯梦龙诗文序贫俭部》
『70』,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71』,泰西的大儒,有两句格言:牺牲个人(指把一个人的利益不要),以为社会(指为公众谋利益);牺牲现在(指把现在的眷恋丢了),以为将来(指替后人造福)。这两句话,我愿大家常常讽诵。陈天华:《陈天华集警世钟》
『72』,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者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人之耳;批扦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翟:《墨子修身》
『7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日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孔子:《论语宪问第十四》
『7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第八十章》
『75』,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土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世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韩愈:《韩昌黎文集与于襄阳书》
『76』,或以妒正性命,丑忌娇,曲忌直,父亦妒子,妻亦妒夫;或以攻正性命,细攻大,貌攻物,窳攻成,侧攻中。细攻大,将以求大名,侧攻中,将以求中名,谓之舍天下之乐,求天下之不乐。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壬癸之际胎观第四》
『77』,有居山林而喧者,有在人俗而静者,有喧而正者,有静而邪者,凡视察其貌,鄙俗而能有贤者,万不有一,视察其貌,端雅而实小人者,十而有九。夫不炼其言而知其文,不流其毁而断其实,可谓有识者也。王士元:《亢仓子贤道》
『78』,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释义:君子能够因势利导,给众人恩惠而自己没有损害,能够为他人劳动而不产生怨言,有正当的欲望而不贪婪,心地平和而不骄傲,保持威严而不凶猛。《论语尧日》
『79』,自然而虫之,不自然而人之。强立宫宝饮食以诱其欲,强分贵贱尊卑以激其争,强为仁义礼乐以倾其真,强行刑法征伐以残其生,俾逐其末而忘其本,纷其性而伐其命,迷迷相死,古今不复,谓之圣人者之过也。《无能子圣过第-》
『80』,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着,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地之配也。管仲:《管子形势第二》
『8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释义:如果不在安乐的时候想想危难,崇尚节俭来戒除奢侈,这就好像是砍伐树木的根而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流水的源头而希望流水长远。一(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82』,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韩愈:《韩昌黎文集答尉迟生书》
『83』,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日: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84』,人心如火,世缘如薪,可爱可乐之境当前,如火遇燥薪,更益之油矣。若去其脂油,渡以清凉之水,火亦渐息。是以修行之人,常处逝多林中,借其无常之水,以消驰逐奔腾之火,此亦调心第一诀也。袁中道:《珂雪斋近集苦海序》
『85』,悭数者,耽著财法,秘恪不舍故,故名为悭。悭亦贪分,心怀猥鄙,恪涩畜积。悭于财者,于非所需亦恒积聚。悭于法者,秘其知能不肯授人,亦悭财之变相。故悭之恶为卑私,是徇物以丧其生理者,故可哀也。熊十力:《新唯识论》
『86』,人心常炯炯在此,则四体不待羁束,而自人规矩。只为人心有散缓时,故立许多规矩束维持之。但常常提警,教自人规矩内,则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规矩绳检之,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朱熹:《朱子语类持守》
『87』,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释义:借仁义之道而实以武力治国者称之为霸,要称霸必以强大的国家实力为基础;实施仁义之道以德治天下者称之为王,实行王道不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孟子公孙丑上》
『88』,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释义:处于污浊世间里而显示荣耀,这并不是我心里所乐意的事;一个人与其没有道义而徒具虚名,倒不如处于穷困而能保持高风亮节。(战国楚)宋玉《九辩》
『89』,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老子:《老子五十二章》
『90』,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释义:精神同客观现象接触才起作用,情感由于客观条件孕育才生变化。描写外物,可以从外貌入手探求;刻画内心,可以从思想感情的活动进行反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91』,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92』,《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能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93』,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力虽多,材虽劲。以制其命。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视,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吕氏春秋顺说》
『94』,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一(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之九有耻则能发愤而受教,闻过则知所改而为贤。释义:有了羞耻就能刻苦发愤而接受教育,听到过失就知道哪些该改正而变得贤能。(宋)周敦颐《通书幸第八》
『95』,盖人类上有究竟之义务,所以克尽义务者,是谓权利,或受外界之阻力,而使不克尽其义务,是谓权利之丧失。是权利由义务而生,并非对待关系。而人类所最需要者,即在克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盖无可疑。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96』,心之官则思,一息不思,则官失其职,故人无思而无乎不思。绝无所为,思虑未起之时,惟物感相乘而心为之动,则思为物化,一点精明之气,不能自主,遂为憧憧往来之思矣,如官犯贼,乃溺职也。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子刘子学言》
『97』,凡人有术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无其术者亦有矣。卫人有善数者,临死,以诀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问之,以其父所言告之。问者用其言而行其术,与其父无差焉,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列御寇:《列子说符篇》
『98』,知,就事而言也;觉,就心而言也。知,有形者也;觉,无形者也。知者,人事也;觉,兼天事言矣。知者,圣人可与凡民共之;觉,则先圣必俟后圣矣夫可知者,圣人之知也;不可知者,圣人之觉也。龚自珍:《龚自珍全集辩知觉》
『99』,袁子曰:俭,美德也。自矜其俭,便为凶德。蓼虫食苦而甘,彼自甘之,与人无与也。必欲率天下人而为蓼虫,悖矣。尚书亟表已之俭,而亦忘之;有所矜乎此者,必有所蔽乎彼也。故日:克己之谓仁。袁枚:《小苍山房诗文集俭戒》
『100』,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作圣贤,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若徒然写一笔时派字,作几句工致诗,摹几篇时下八股,骗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究竟是什么人物!左宗棠:《左文襄公家书》
『101』,近日颇觉闻人有善,若己有之;见人有过,若已有之。此中大有受用处,咸以虚而能受,是大舜若决江河气象。兑因说以取义,是孔子不怨天,不尤人气象。余谓即此以处今之世,尤宜。刘光第:《刘光第集都门偶学记六》
『102』,志不可不笃,亦不可助长。志不笃则忘废。助长,於文义上也且有益,若于道理上助长,反不得。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趣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103』,良能良知,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德性谓天赋天资,才之美者也。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凡省外之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守不约,泛滥无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104』,攻他人之异端,不如攻一身之异端。气禀物欲,皆为性分所本无。去本无以还其固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始而以道德占倍华,既而以中行绳过,不及,内御日强,外侮日退,则人我一矣,则自身之异端尽矣。舍己而芸人,夫我则不暇。《礼》
『10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释义:书上的东西一时记不住,多读就可以记住;书中的意思不能精通,细细地思考,就可以精通;唯有没有树立志向,就是有气力也无处可用。一(宋)朱熹《又谕学者》
『106』,气质但就一人而言,亦有好处有不好处。苟辨之不明,涵养变化之功于何下手?变化气质之难,多由不能舍己;不能舍己,多由看得这个己本是好底。故欲变化者,必先有自知之明,乃能力于自克也。刘熙栽:《刘熙载论艺六种克治》
『107』,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韩愈:《韩昌黎文集圬者王承福传》
『108』,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109』,君子曰:学不鞣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荀子劝学》
『110』,天下有信数三:一日智有所不能立,二日力有所不能举,三日强有所不能胜。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生,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韩非子观行》
『11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释义: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活,得不到它就死。吆喝着给予他,过路的饿汉都不接受;脚踏过给予他,乞丐都不屑于要。《孟子告子上》
『112』,君子于天下,达善达不善,无物我之私。循理者共悦之,不循理者共改之。改之者,虽过在人如在己,不忘自讼;共悦者,虽善在己,盖取诸人而为,必以与人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是谓达善达不善。张栽:《张载集正蒙中正篇第八》
『113』,小人恣睢,好尽物之情而极其执,其受祸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长赢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之以秋敛之气为秋,玄武洹阴,不能尽其所以寒也,必随之以敷荣之气而为春,孰为此者,天也,天且不可以尽,而况于人乎?《子华子执巾》
『114』,人类之生,其性善辩,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辩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此。智人之生,性尤善辩,心尤善思,惟其圣也。民生颛颛顽愚,不辩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1卷《教学通义》
『115』,于仁言体,于诚言存,示人以涵养之功切矣。淡然无欲,粹然至善。存养者,养此而已。天下原无善而变为恶之人,其变者,必其善非从源头上流出。此君子所以务养其源。存养者,存养其善,非养空也。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存省》
『116』,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故任天地而有余。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入。责人以义则难瞻,难瞻则失亲;自责以人则易为,易为则行苟。《吕氏春秋举难》
『117』,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日喜,日怒、日哀、日惧、日爱、日恶、日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舆甚,直情而行者也。韩愈:《韩昌黎文集原性》
『118』,民主之国,其用人行政,可以集思广益,曲顺舆情;为君者不能以一人肆于民上,而纵其无等之欲,即其将相诸大臣,亦皆今日为官,明日即可为民,不敢有恃势凌人之意。此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政之所以公而溥也。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
『119』,故日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故博闻之人,强识之士阙矣,事耳目,深思虑之务败矣,坚白之察,无厚之辩外矣。不出者,所以出之也;不为者,所以为之也。此之谓以阳召阳,以阴召阴。《吕氏春秋君守》
『120』,天下之可惧者,惟出乎利害之外,乃能知之。风涛浩荡,舟中之人不知惧,而舟外之人为之惧。酣醉,怒骂,席上之人不知惧,而席外之人为之惧。身游乎吉凶祸福之途,心战乎抢让争夺之境,未有知惧之为惧者也。吕祖谦:《东莱博议楚人灭江》
『121』,且夫生入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吕氏春秋尊师》
『122』,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已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孟子告子上》
『123』,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也。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荀况:《荀子子道》
『124』,试把贤愚穷究,看钱奴自古呼铜臭,徇己苦贪求,待不教泉货周流。忍包羞,油铛插手,血海舒拳,肯落他人后?晓夜寻思机彀,缘情钩距,巧取旁搜。蝇头场上苦驱驰,马足尘中厮追逐,积攒下无厌就。舍死忘生,出乖弄丑。张文潜:《元代散曲选》
『125』,,方书之所记载,其表不一,而其为说甚具。余所尝备极天下之苦,一身之内,节节皆病,盖宛转愁痛者久矣。又余多幽忧感慨,且病废无用于世,徒采药山间,命之以其业,则莫如此为宜。或日:悲夫!甚矣子之志也。虽然,抑犹有说焉。《书》
『126』,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释义:古人谁能不死,何必计较长寿与短命;名誉声望实在没有穷尽,财富地位也是短暂的事情;屈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保持着为国而死的节操。一(宋)苏轼《屈原塔》
『127』,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引公引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韩非:《韩非子饰邪》
『12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2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30』,夫成才之本在学。君子诚务于学,则其息愈深,其出愈溥,虽川之方至,不足喻也。不然,挟微末以自足,袭近似以为能,往者不虑其宗,来者不思其继,非独无以充之日盛,且纵而消耗淤塞之,可不为大惧乎?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答问海子池》
『131』,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韩非:《韩非子解老》
『132』,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况:《荀子礼论》
『133』,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日天时,二日人心,三日技能,四日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韩非:《韩非子功名》
『134』,或问铭,日:铭哉,铭哉,有意于慎也!圣人之辞可为也,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珍其货而后市,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君子之所慎,言,礼、书,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扬雄:《法言修身第三》
『135』,日: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方今学者之疾,沉痼已久而不可治,苟有秦越人者出,视其症结,诊其膏盲,为之按方选药,一伸背容身之间而已霍然矣。意者子之志其又有托于此乎?戴子曰:否,否。因备录其说。戴名世:《戴名世集药身说》
『136』,关尹子曰:一情冥,为圣人;一情善,为贤人;一情恶,为小人。一情冥者,自有之无。不可得而示。一情善恶者,自无有起,自无起有,不可而得秘。一情善恶为有知,惟动物有之。一情冥为无知,溥天之下,道无不在。关尹:《关尹子一字篇》
『137』,圣人生禀正命,动由至诚,发圣德而非习,本天性而惟明。生而神灵,实降五行诱;发於事业,克宣三代之英。稽中庸之有云,仰上圣之莫越,性以诚著,德由明发,其诚也感於乾坤,其明也配乎日月。范仲淹:《范文正公全集省试自诚而明谓之性赋》
『138』,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墨翟:《墨子兼爱下》
『13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释义: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情像甜酒一样甘美;君子清淡而亲切,小人甘美而绝情。无缘无故结合的,就会无缘无故离散。一《庄子山木》
『140』,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入,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干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孟子尽心下》
『141』,吾观西方书,爱有共命鸟。一命而岐头,性情不相了。一睡一头醒,醒者食香草。私谓命非二,我食彼亦饱。不谓睡者起,闻香增其懊。毒草泻所私,食之惟恐少。前香既已矣,毒发同枯槁。万类莫不有,物性良难考。傅山:《傅山诗文选注吾观西方书》
『142』,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孟子尽心上》
『143』,横渠云:心统性情。盖好善而恶恶,情也;而其所以好善而恶恶,性之节也。且如见恶而怒,见善而喜,这便是情之所发。至于喜其所当喜,而喜不过;怒其所当怒,而怒不迁;以至哀乐爱恶欲皆能中节而无过,便是性。朱熹:《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一》
『144』,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释义:使国家灭亡的君主,必然是骄傲自满,必然是自作聪明,必然是轻视外物。骄傲自满就会怠慢贤士,自作聪明就会独断专行,轻视外物就会疏于防备。《吕氏春秋骄恣》
『145』,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9币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况:《荀子儒效》
『146』,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惰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列御寇:《列子杨朱篇》
『147』,家中境地虽渐宽裕,切不可忘却先世之艰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资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148』,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居,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49』,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接物之要,大概备矣。诸生卒此而行,夫何学之不进。第今人虽知圣人门教有在,而每援事之无害于义,从俗可也自恕。则于此不能无戾。海瑞:《海瑞集教约》
『150』,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管仲:《管子弟子职第五十九》
『151』,读屈子《离骚》之篇,乃知尧舜所以行出乎人者,以其耿介。同乎流俗,同乎污世,则不可与人尧舜之道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则谓之耿介。反是,谓之昌披。夫道若大路,然尧,桀之分,必在乎此。顾炎武:《日知录耿介》
『152』,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舜之赞尧,孟子之赞舜,皆日:舍己从人。老子曰:为人臣者,为人子者,无以有己。皆以己为有我之私,故欲克之,舍之,无以有之也。他书所言,如奉己、适己、专己之类,皆不以己为美辞。归庄:《归庄集己斋记》
『153』,人之性有本恶者,荀子之论,特一偏耳,未可尽非也。小人于事之可以为善者,亦必不肯为;于可以从厚者,亦必出于薄。故凡与人处,无非害人之事。如虎豹毒蛇,必噬必螫,实其性然耳。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圣人之言,万世无弊者也。《易》
『154』,而圣人者,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安,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
『155』,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56』,气直养而无害,便塞乎天地之间,有少私意,即是气亏。无不义便是集义,有私义便是馁。心具天德,心有不尽处,便是天德处未能尽,何缘知性知天?尽己心,则能尽人尽物,与天地参,赞化育。赞一本无赞字,则直养之而已。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157』,戴子字褐夫,已而又自号日药身。有呼着,或呼之日褐夫,日唯。或又呼之日药身,又日唯。是二者惟人之所呼之,无不可者。或谒余而问所以为药身之说,余日:天下之苦口莫如药,非疾痛害事莫之尝焉。自黄帝,岐伯之所问答,医家、方士之所流传,《本草》
『158』,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管仲:《管子小称第三十二》
『159』,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大传系辞传上》
『160』,言四相,而始之以无我,是诸佛亦只度得我也。我之为我,其相甚粗,而究竟到极微细处。圣佛安之,故日绝日无;学人习之,故日克日度。今人不达此理,故将济人利物,皆看作小事。噫,知现前小事,便是作圣作佛,大解脱之场哉?袁宏道:《袁宏道集家报》
『161』,如有谤誉乎人者,吾必征其所自,未敢以其言之多而举且信之也。其有及乎我者,未敢以其言之多而荣且惧也。苟不知我而谓我盗跖,吾又安取惧焉?苟不知我而谓我仲尼,吾又安取荣焉?知我者之善不善,非吾果能明之也,要必自善而已矣。柳宗元:《柳宗元集》
『162』,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诫子书》
『163』,人生之目的,为尽义务而来。每人必有一定职务,必做一番事业,此谓之职业。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差,要求其适耳。如目之司视,耳之司听,亦惟各得其适,初无高、低、贵、贱之定言。人体之生理然,社会之职业,何独不然。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64』,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李太白全集》
『165』,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管仲:《管子一心术上第三十六》
『166』,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蛇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成可载也。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天贫富,无徒归也。管仲:《管子形势第二》
『167』,众人之为礼也,以尊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日:攘臂而仍之。韩非:《韩非子解老》
『168』,传日: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列为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班固:《汉书艺文志》
『169』,但古之圣贤,从根本上便有惟精惟一功夫,所以能执其中,彻头彻尾无不尽善。后来所谓英雄,则未尝有此功夫,但在利欲场中头出头没,其质美者乃能有所暗合,而随其分数之多少以有所立,然其或中或否,不能思善,则一而已。陈亮:《陈亮集寄陈同甫书之九》
『17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况:《荀子劝学》
『17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一回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释义:人的一生,贪图富贵怎么能有满足的时候呢?男子汉一生的主要任务是能够在国家需要时献出生命。(明)李梦阳《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172』,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已也。韩愈:《韩昌黎文集原毁》
『173』,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戒庖丁之刀日:多一割亦笞汝,少一割亦笞汝;韧伯牙之弦日:汝今日必志于山,而勿水之思也;矫羿之弓,捉僚之丸日:东顾勿西逐,西顾勿东逐;则四子者皆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明良论四》
『174』,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75』,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176』,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孟子离娄下》
『177』,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日: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口,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谣?承乾之愚,圣父不能移也。《旧唐书本纪第三》
『178』,仲尼日: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而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庄周:《庄子外物》
『179』,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洪应明:《菜根谭》
『180』,知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勇怯,兼而用之。释义:聪明的人,用他的谋略;愚笨的人,用他的力气;勇敢的人,用他的武力;怯弱的人,用他的谨慎;没有聪明勇敢和怯弱,各方面都可以用一点。(唐)李世民《唐太宗集帝范审官》
『181』,尝慕黄叔度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不清,挠之不浊,其雅度真足治吾人轻躁浅露之病。余谓养气工夫,尤要在澄之不清上吃力,更觉要紧一着。古人德成而不欲为师,学成而不欲出仕,真是重道德而轻功名,何等度量!何等器识!刘光第:《刘光第集都门偶学记二》
『182』,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若夫结构之密,偶对之切;依于理道合乎法度;首尾相应,虚实相生:种种禅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于天下之至文也。李贽:《焚书杂说》
『183』,富非圣所却,贫乃士之常,华屋非不美,环堵庸何伤?多方戒舞智,善闭靡不彰。舞智向愚者,弄偶于偶场,偶自不知弄,尔弄何所偿?舞智向智者,譬以光照光,彼光不受照,尔照何由抱?舞智两不售,不舞两不妨,请君听予言,作善降百祥。徐谓:《徐谓集戒舞智》
『184』,生活与乐趣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冱。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长虑,困乃速竭。管仲:《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185』,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国语鲁语下敬姜论劳逸》
『186』,叔向问晏子曰:何若则可谓荣矣?晏子对日:事亲孝,无悔往行,事君忠,无悔往辞;和于兄弟,信于朋友,不谄过,不责得;言不相坐,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莅修,足以变人,身无所咎,行无所创,可谓荣矣。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四》
『187』,古今之人,谓其所亲者血属,是情有所专焉。聚则相欢,离则相思,病则相忧,死则相哭。夫天下之人,与我所亲:手足腹背,耳目口鼻,头颈眉发,一也。何以分别乎彼我哉?所以彼我者,必名字尔。所以疏于天下之人者,不相熟尔,所以亲于所亲者,相熟尔。《无能子》
『188』,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安有恒久之操。洪应明:《菜根谭》
『189』,遂告之日:学校者,所以明道设教之地也。道非任人所独得,非有愚智,远迩,古今之间,学则至焉。不能以圣人之学立身,弃其身者也;不能以圣人之治治民,弃其民者也。弃身者殃,弃民者亡。故立身莫先于学,治民莫先于兴学。揭侯斯:《揭侯斯全集广州增城县学记》
『190』,读过《逍遥游》之人,自然是大鹏自勉,断之不屑做蜩与莺鸠,为榆枋间快活矣。一切世间荣华富贵,哪能看到眼里,所以说金属虽贵,著之眼中,何异砂土?奴俗龌龊意见,不知不觉打扫干净。莫说看今入不上眼,即看古人上眼者有几个?傅山:《傅山诗文选注读南华经》
『191』,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羟羟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日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日: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周:《庄子至乐》
『192』,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释义:为政就像做农活,日夜都想着它,望着它的开始和结果;从早到晚都照着所想的去做,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就像农田里有田埂一样,这样过失就少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93』,千古圣人俱是狂狷做成的。夫子以狂狷两路收尽有道种子,又以狂狷绝尽世间假冒种子,圣人实实见得狂狷好处。不得中行者,言中行不易得,以千古道统付之也,阳明日三代以下皆是乡愿学问。弥天盖地,磊磊落落,无回无互,能有几人?孙奇逢:《四书近指不得中行章》
『194』,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子思:《中庸》
『195』,荣辱之大分,安危利言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在分也。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荀况:《荀子荣辱》
『196』,坚忍者,有一定之宗旨以标准行为,而不为反对宗旨之外缘所憧扰,故遇有适合宗旨之新知识,必所欢迎。顽固者本无宗旨,徒对于不习惯之革新,而为无知识之反动;苟外力遇其惰性,则一转而不之返。是故坚忍者必不顽固,而顽固者转不坚忍也。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97』,今人做工夫,不肯便下手,皆是有等待。如今日早闻有事,午间无事,则午间便可下手,午间有事,晚间便可下手,却须安待明日。今月若尚有数日,必直待后月,今年尚有数月,不做工夫,必日,今年岁月无几,直须来年。如此,何缘长进!朱熹:《朱子语类总论为学之方》
『198』,仁者无所不爱。人之至于无所不爱也,其蔽尽矣。有蔽者必有所爱,有所不爱。无蔽者,无不爱也。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以其无蔽也,夫然犹有恶也。无所不爱,则无所恶矣。故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其于不仁也,哀之而已。苏辙:《栾城集论语拾遗》
『199』,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