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经典佛语录_经典佛语网
1,⊙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2,⊙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佛陀
3,⊙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4,⊙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因相、无着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大般涅槃经》卷四十
5,当一件事情已成定局,无力挽回时,我们不妨随性转心,以歪就歪地偷着乐。有时生活中的美妙也往往都是发生在绝处尽头而峰回路转。
6,⊙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7,用感恩心疼惜大地万物,生活简单就无缺。
8,⊙世间很多人,如同乘车,只关心如何坐得舒服一些,而不知车正快速趋向悬崖。
9, 一日,有人问闲者:你何以活得如此自在?闲者答:心自在 身自在。此人再问,心如何得闲?答:想开心的事,说想说的话,看 愿看的景。人若赞你,就当风过耳;人若骂你,就当过耳风。如此, 定能忙中得闲,闹中取静,乱中可安。得闲者得自在。
10,⊙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诸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11,超越迷情小爱,才能爱得一方心无挂碍,一方解脱自在。
12,『什么是智慧二』智慧是一种本源性的东西。如果说智慧是工具,那么工具是达到目标之后就可以扔掉的东西。但智慧显然不是这样的,它是内生的,不需要外求。所以,智慧也不完全是目标,是我们生命的本源和本体所在。我们智慧地去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生命本源和本体的过程。我们所信的智慧,不是像工具一样达到目标就可以扔掉,也不是只有在目标实现的那一刻才能拥有。
13,生活中禅机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修行,万物皆是如来,只怕人不“悟”。
14,⊙ 贪婪的眼睛如果永远不满足,经久会被黄土封住。
15,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与其烦恼它,何不每天快乐地过日子?
16, 一个烟鬼的自述:为了给自己吸烟找一个理由,我曾经对最 要好的朋友说:别劝我戒烟,我已将自己的寿命设定在55岁,不需 要多余的健康。为了表达甘心在烟尘中堕落的决定,我曾经告诉最 亲近的人:烟是我最爱,死也要带它走,别忘了在我临终时为我点 上一支烟。
17,⊙人心如一面镜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清天。用宁静的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大地众生声。
18,⊙佛陀在世时,出家人修行的团体叫做“六和僧团”,为了让这个团体更有秩序,大家都按照各自的职务做事。
19,⊙汝不应由尊敬如来故,而接受如来的教法,要像用火来检验金子一样,先行分析,然后再做决定。《中部》第47经佛言
20,⊙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人治政法,救护一切;人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人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维摩经》卷上,方便品
21,这世上男女间的相生相克,也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22,⊙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心若哀凄,必生悲凉!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许,我们只有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内心的繁华。如果你不曾拥有,你永远也体会不到失去的心碎;如果你不曾失去,你便永远无法明白拥有的珍贵!
23, 山中有一人,善书法,走笔如锥画沙,行墨似屋漏痕,中年 之前,字字有价,锱铢必究,累金日巨,金堂玉案,衣袂好人。及至 八旬,性情大变,日日立于门前树下发呆。忽一日,老者大呼:狗 屁,有价的字还算好字吗?好字法于自然,和天地相通,无价能买。
24,⊙佛说,保持平常心得快乐之福报。保持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坎坎坷坷、是是非非、悲欢离合,自能远离烦恼与 痛苦。
25,⊙禅宗充分地发扬了佛教的解脱说,它要我们当下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明海
26,智慧的力量在当下一念,烦恼的力量也是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能够转变,并且从烦恼方面断相续心,从智慧方面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扩展开来,那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就能做到内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27,解除人间的灾难,一定要从改善人心做起;想救世,必先从人心救起。人心健康,则社会、国家,甚至天下都能调顺;人民和乐,世界自然就能太平。
28,⊙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坛经-忏悔第六》
29,⊙曲人中行于直心,败坏人中行真正心,谀谄人中行无谄心,不知恩中行于知恩,不知作中而行知作,无利益中能行利益,邪众生中行于正行,侨慢人中行无慢行,不随教中而不愠恚,罪众生中常作守护,众生所有过,不见其失。(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二,入初地品
30,⊙然则无解行之戒,非戒也;无戒行之教,非教也;无戒教之禅,非禅也;无戒教及禅之密,非密也;非戒非教非禅非密,则非净土真因也。非有四种净土,则戒教禅密无实果也。非真因实果,则不显非因非果之心性也。(明)澫益《法海观澜序》
31,⊙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等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若无有相,则无增无减。《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32,要得到婚姻的幸福,我们就要忽略对方的缺点,多看对方的优点。因为当我们看到对方缺点时,也正是因为我们身上有相同的缺点。当我们看到阴性场态的事物时,那正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与写照。
33,⊙(一)戒为道基初人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菩萨本业璎珞经》卷下,大众受学品
34,⊙佛言:人从爱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四十二章经》
35,⊙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而“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海涛法师
36,与世为善,随处结祥云,这也是我们作为人类要学会遵循的一个处事原则。以己心换彼心,以己爱博彼爱,他人他物所不能承受的,必定也是自己所不愿的。天地万物因果循环,花开花落相处是缘,往来皆客聚散随缘,一盏清茶心结千年。
37,⊙用事宁失于宽,勿失于急;宁失于略,勿失于详。急则不可救,详则无所容,当持之于中道,待之以含缓。(宋)佛眼禅师(《禅林宝训》卷三)
38,把握当下,恒持刹那。
39,当我不小心被热水烫疼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业障重,还会忆念起地狱的热苦。由于业障太重,就会受到热水的影响。业障清净会表现为不受地水火风的影响。祖师密勒日巴尊者,地不能埋,水不能淹,火不能烧,风不能摧,能超越和战胜一切!既然我们已经业障够重,还可以再伤害动物吗?难道真的不怕罪业加重吗7
40,⊙ 如果你在乘公交车的时候观察一下周围人的表情,你会发现很多人皱 着眉头好像有数不尽的忧愁,他们或想着以后没有房子住怎么办,或在为 以前做过的事而悔恨……只有小孩子天真无邪地盯着路边的风景,好奇地 问东问西,对他们来说,乘车是一件快乐的事。
41, 朋友感慨:又被人利用了一把,真是人心不古。行者打趣 道:未必不是好事。朋友愕然、茫然。行者大笑:你被利用说明你有 价值,平时你或许不自觉,现在自觉了,难道不是好事?我说未必, 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你发现被利用就不悦,容易伤神;二是你若 被利用了还装糊涂,人家会得寸进尺。
42, 夜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灯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心里犯难!哪怕有一盏灯,天就不会全黑;只要信心尚存,就没有 克服不了的困难!
43,⊙『低头人生』低头人生,是成熟的人生,谷子成熟了都是低头的。只要还有证明自己的心,就是幼稚。不能坦然地承认失败,即不够成熟。能够感恩一切逆顺因缘,才算老实。凡夫要证明自己,都是造业现丑。除了证明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什么也证明不了。无量劫来我们现丑太多,这一生就不要再现丑了。
44,⊙吝啬鬼不会成为富翁,施舍者不会成为穷人。(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45,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达到宏愿。
46,⊙(三)弘扬正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已解脱人天绳索,汝等亦复解脱人天绳索,汝等当行人间,多所过度,多所饶益,安乐人天,不须伴行,一一而去!《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96经
47,『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佛法的真理像是渡过苦海的船桥,是砍断我执的利刃宝剑,是治疗心灵的甘露妙药,是迷途暗夜中的唯一明灯。所以在我们沧桑的人生里,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需要佛法的指引才会使我们的前途更加光明,才会减轻我们身心上的压力、操劳、忧愁、痛苦等等,更会唤醒我们沉睡中的真性,最终令我们证得大智慧。
48,⊙佛诫罗喉罗颂云:“十方世界诸众生,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得自轻而退屈!”(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七十六
49,⊙诸菩萨但观众生有利益处,即便调伏,为护大乘正法故,不必一切慈悲软语。(陈)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