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经典励志古语大全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释义:人的一生在天地之间,像是一匹快马从缝隙间穿过,是一刹那的事。《庄子知北游》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释义:人没有长远打算,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论语卫灵公》
3,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释义:不要因为一时得意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一时失意而丧失信心。(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4,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释义:人的一生还不到一百年,却会有千年的忧患。一(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5,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释义: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孔子家语六本》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释义:处在平安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这样才可能避免祸害。一《左传襄公十一年》
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释义:自然灾害还可以想方设法避免,自己作了罪孽则无法逃脱。《尚书太甲中》 经典励志古语大全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释义: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够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一《论语为政》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释义:想要自己在社会上立足,就要帮助别人立足;想要自己有所成就,就要帮助别人有所成就。一《论语雍也》
10,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释义: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的言行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对别人也不要求全责备。一《文子上义》
1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释义:意志不坚强的人达不到智慧的程度,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不会有成果。一《墨子修身》
12,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释义: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就是自己不做;要想不让人听见,最好就是自己不说。(唐)吴就《贞观政要公平》
1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释义:人生得意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酒杯空对明月清辉。老天赋予我奇才,定能大用于世;钱财纵是散尽,总会重新得到。一(唐)李白《将进酒》
14,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释义:祸与福没有固定的界限,只是人们自己的行为招来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15,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释义:春去秋来,有时节的更替,人间的道理也是如此。一(晋)陶渊明《饮酒》
16,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一(唐)杜甫《题柏学士茅屋》
1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释义:人生在世,总是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相传,永无止境;江上的明月,却是一年复一年,恒久不变。(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释义:君子能够因势利导,给众人恩惠而自己没有损害,能够为他人劳动而不产生怨言,有正当的欲望而不贪婪,心地平和而不骄傲,保持威严而不凶猛。《论语尧日》
1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20,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释义:幼小的儿童没有不知道爱他的双亲的;等到长大之后,没有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长的。一《孟子尽心上》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释义:有德行的人会有很多人支持,帮助他,而没有德行的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帮助。《孟子公孙丑下》
22,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释义:人生来是没有欲望的,这本是天性;而后接触物质而蠢蠢欲动,这是欲望的推动。《礼记乐记》
2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释义:你要记得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景色,正是那橙子将黄,橘子尚绿的季节。(宋)苏轼《赠刘景文》
2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释义:干大事的不必总顾及那些细枝末节,讲大节不要放松对自己小毛病的批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5,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释义:虽然今天是死亡的日子,却像活着的时候一样伟大。(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登传》
26,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释义:珠宝晶莹剔透,灰尘就不能落附;一个人本性明朗豁达,不良嗜好就不会染身。一(北齐)刘昼《刘子防欲》
27,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释义:宁肯做有名望的人而死去,不愿做无声无息的人而苟且偷生。(唐)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
28,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9,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释义:天下所有的事情,考虑时最可贵的是详细周密,做起来时最可贵的是努力。(明)张居正《陈六事疏》
30,人能自老看少,自死看生,自败看成,自悴看荣,则性定而动自正。释义:人如果能从老看到少,从死看到生,从失败看到成功,从衰败看到兴盛,就能心性安定,而行动自然合乎法度。(明)陈益祥《潜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