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佛道禅语网
1,逃避责任,寻求一生的清闲,就无法延续自己的慧命。
2,人生在世,不能无所事事、懵懵懂懂而虚度一生,应发挥我们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萨的精神造福人群。
3,⊙云何无放逸行?所谓不触娆一切众生,不害一切众生,不恼一切众生。《增一阿含经》卷四,护心品
4,⊙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人,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楞严经》卷三
5,⊙当于一切有情起如父母、兄弟,如姊妹、如男女、如亲族心,……起朋友心,……起如亲教师、如轨范师、如弟子、如同学心,……起如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心、……如独觉心、……如菩萨摩诃萨心……如如来应正等觉心,……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心,……起应救济、怜悯、覆护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大般若经》卷三二四,真如品
6,⊙天堂和地狱都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心无邪思,意无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则邪不侵。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理都是吉祥的。
7,⊙问:“生抱着慈悲方便心理处世,想当为世人所欢迎,倘遇小部分者不谅,讥为假慈悲,应抱如何态度对待?”答:“俗人笑道,自古不免,各行其是,不去理他。”——李炳南居士
8,⊙问:“心的本体在空间上说是横遍十方,那我的心如此,你的心如此,众生心亦如此,结果要挤到哪里去呢?”答:“一室一灯,光满全室,若装千灯,灯灯有光。一灯之光,已满全室,九百灯光,挤往何处?”——李炳南居士
9,⊙ 佛说,一切拥有都是从布施得来的。现代人一味地追求财富、名利, 你争我夺,搞得自己和别人都烦恼不已。对于一切事理、业因果报,看得 最清楚、最透彻的还是诸佛。佛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 带去。
10,『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049
11,你的心是善的,这善因来自你的心量,你内在充满一片祥和,你内在没有丝毫的计较念在里面,你丝毫没有怨愤,则恶缘无从与你连接而来伤害你。一庄圆法师
12,⊙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 的善待。愤怒是毒药,宽容是良药。宽容别人不仅是自己的一种美德,更 是让自己健康长寿的秘诀。
13,俗话说:“欲望不多的人,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大的人,痛苦越多。”
14,⊙事忏诵经持密咒,观像礼拜供养力,造塔造像及布施,称赞佛僧名号等。若能了达真空理,名为理忏灭罪根。(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15,⊙ “恶口”指的是言辞粗野,态度、词句都让人难以入耳,说脏话、狠 毒的话、骂人也属于“恶口”之列。佛教对恶口詈骂恼人之言,是最禁戒 的,提倡以爱语、善语与人交谈。如《行事抄》说:“凡有所说,当说善 语,不应恶语。”恶口骂人,会报应自己。
16,⊙向外驰求,不知回光返照,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书》
17,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以欢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神问卜。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作主。
18,⊙了知真实,说名为智。《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渡水须桥船,直箭须用火,匠由斤斧正,智以慧自调。《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19, 将心态放平,快乐工作,亦能得趣。
20, 你的善良最要紧,善良是爱的种子,是希望的蓓蕾,善良就是一切。
21,富有的人常常为管理钱财而烦恼;贫困的人往往为寻求生计而烦恼;老年人经常为养老治病而烦恼;年少的人往往为学习成绩而烦恼。毕竟是处于轮回,无论贫富贵贱,还是男女老少,都各有各的执著、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轮回的本质,也是世间的事实。学佛就是为了让我们从轮回苦海中彻底获得解脱并圆满觉悟。
22,⊙若缘自身起解脱,亦唯迷尽,无别有“我”名解脱者。(古印度)无著《大乘庄严经论》卷二
23,⊙什么是真幸福?内心安适,仰俯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仰俯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耕云先生
24,等到万事俱备时才采取行动常常是偷懒者的借口。
25,如果不能,也不要攀缘,要知道,强求的爱一定不会幸福。
26,大爱无贵贱,众生皆平等,不分他你我,心善即气和。
27,⊙(四)业由心造,业随心转罪业因缘,自身所造,非父母为,非从天堕。人行善恶,受苦乐报,如响应声。贪现前利,心行邪谄,不知后世累劫受殃。《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28,有了感恩的心,人的心量才会变得广大和宽容。有了感恩的心,人们才会想到要去回报社会,回报大众。
29,⊙弃有投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30, 有些地方本来可去可不去,但最终还是要去;有些事本来可 做可不做,但最终还是做了;有些问题本来可想可不想,但最终还是 得想。人总是这样不由自主。
31, 你不喜欢的东西,可能正是别人的至爱;你如获至宝的东 西,别人可能弃如敝屣。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揣测人家的好恶,也不要 因人家的好恶左右自己的好恶。
32,⊙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楞伽经》卷二
33,能顺天理,就有福;逆道而行,平安难求。
34,一个家庭,长期处于阴性场,夫妻俩一直相敬如宾,客客气气,平静如水,那是很危险的事;而一个家庭,长期处于阳性场,夫妻俩整天吵吵闹闹,鸡犬不宁,那也是很危险的事。
35,⊙学佛法最根本的课题,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后,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个基本的方向,要确认真理是原本如此的。——耕云先生
36,非来变为是,恶来即成善,任何是非皆善解之,则无是非。听到任何是非,要视为修行之增上缘,万万不可堆积在心中长无明草。
37,⊙慢心自恃的人,往往会高夸对经文理解的重要,而轻视什么也不懂、只会一句一句念佛的人。这是因为,思维分别念的“理解”是他的长处,而绝思绝议的念佛正暴露出他的短处,为了扬长避短,故作如是说。
38,⊙『面子』自己看得最重、别人最不看重的,是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死要面子的人,结局往往是没面子。极度顾面子的人,内心极度虚弱。缺乏自信、缺少内涵,才觉得面子很重要。太顾面子的人,如易碎品,难打交道。靠面子活命的人,面子不能破,如鸡蛋;表里如一的人,无所谓面子不面子,如石头。真好面子的人,请从“里子”做起。有里子自然有面子。十五六岁的少年,皮肤光洁柔软,即使不洗脸,也比五六十岁的人化了妆好看。
39,每个人都有能力慈悲,要把慈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0,⊙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 主张悲悯众生,提倡布恩施惠。世人之逐欲,求名为利,自寻无尽之烦 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 每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布施的定义是以无吝啬或舍得的心 施舍,其关键在于布施的心,而非布施的物,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 之义。
41, 上帝将编好的剧本交给欲望这个全能的导演,然后舞台的大 幕缓缓拉开,一场注定没有观众的大戏开始在人类上演。
42,⊙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放逸者心则放舍。《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
43,⊙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观诸世间,无生不终,欲离生死,当行道真。《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44,⊙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苏东坡
45,⊙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大般若经》卷四十七
46,⊙ 我们只有像佛陀弟子一样,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活在现 在,才能神采奕奕,生命才能绽放奇光异彩。
47,⊙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48,⊙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维摩经》卷上,佛国品
49,⊙以肉眼观,无真不俗;以法眼观,无俗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