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南渡北归读后感12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一):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可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我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我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终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一样的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当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此刻,更应当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我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期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南渡北归读后感(三): 《南渡北归》读后感 关于民国,我最先了解的资料应当是年幼时的电视剧,对民国的印象也很刻板:衣香鬓影与纸醉金迷;军阀与戏子。短见。 之后再看民国,印象最深的是文人。与我的理解,民国是一个宗师辈出的时代,“宗师”而非“人才”。似乎民国的文人总有一些特殊气质。我想最典型的是西南联大。 那是一个多么辉煌而梦想的学校啊。纵使外界炮火连天,校内的师生们仍然全身心的奉献于知识。看过汪曾祺的散文集《跑警报》里面的资料生动趣味中又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够在炮火中,淡定的学习,而如今的我们却连上课安静有时都很难做到。 我想起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幕,学生与教师一齐在漏水的教室中静坐听雨,多么完美的一幕。那是旧时代的留影。 我对陈寅恪在王国维悼文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我想这也是民国文人的立身要诀。不可否认,民国文人中也有类似于胡兰成者,在中日问题上,由于自我的思想问题,选择了错误的道路。但更多的是类似于章太炎、朱自清等人的清高。 这些文人,日子过的很不好,他们在名缰利锁中闪躲,在枪炮战火中挺身。可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却不会感到他们的艰难。他们精神的高大让他们那战火中晦暗不明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闪烁。 我对于文人们的了解是很浅薄的,大多是在一些记录文学中了解。但实际上仅有通读他们的作品再结合他们的人生经历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林语堂先生前期作品大多是半文半白,我很难通读,更别说陈寅恪、辜鸿铭等人。我较喜欢的文章还是朱自清、梁实秋、鲁迅等人的散文和小说。 我比较喜欢吃,对民国文人的关于吃的文章也看了很多。大家都说汪曾祺先生关于食物文化写的好,我却更喜欢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梁实秋先生从小生活在老北京,家里比较富裕的他对于北京几个阶层的食物都很有一番见解。果然,文学艺术来自于生活。 我是比较羡慕那个年代的文化氛围的,但我又想,若我真的存在于那个时代,却未必有那样的精神在战火中学下去。或许,民国文人们的伟大正在那里。他们身处黑暗,却创造出光明。 南渡北归读后感(四): 最近,最终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话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那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进取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评声中,以往进取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明白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以往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能够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此刻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以往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景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样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明白以往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终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向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齐受苦”。在生命的最终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此刻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南渡北归读后感(五): 《南渡北归》讲的是民国时期中国大师的群体命运变迁历史。资料夹杂了各类官方文献和野史趣闻,和作者爱憎的感情交织在一齐,勾勒出悲怆又真性情的一个个人物。乱世成就英才,各种挑战人性的底线的事情,让人更加多思而复杂。苦难,是不幸,也是幸运。 选择——从卢沟桥事件说起 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张自忠将军,卢沟桥事件开启了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当时北平守军是宋哲元、张自忠。卢沟桥之前,张自忠认为能够和平解决与日本的冲突,撤防撤军,私下签订《香月细目》。被社会视为“准汉奸”、“自以为忠”。 后参加多场对日战争,1940年,张自忠在对日的枣宜会站中全军覆没,战死。 别人做的选择,是基于他当时所获得的信息而做的确定。上帝视角来审判他人的选择时,你在局内未必会做的更好。 传闻——从一个风流韵事说起 故事:广为流传的版本中,林徽因将徐志摩失事飞机残骸悬于卧室,彼时至今各类小文章据此有了各种猜测,演绎,脑补一系列的故事推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鸡汤。 在另外一个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飞机残骸有两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恒对日空战阵亡的飞机残骸。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貌,感情这种事或者当事人也讲不清楚。别人告诉你一些事情,是为了论证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论据,你的道理是什么? 资历——陈寅格的那份学历 故事:陈寅格太有才华,也许他的大脑就是一个超级电脑。阅历丰富——多国游学;超强记忆——引文据典,涉猎广泛;逻辑严谨——从《琵琶行》推断歌女家乡,所嫁人情景等;简直是天生的学问家,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陈寅格游学多地,哈佛、柏林转了一圈,却没有拿一份博士文凭回来,完全为求职而求职。也正是这一点,让好友吴宓聘用他做教授时费劲力气。 要么让自我拥有陈寅格那份出色的才华,要么就脚踏实地一步步做事情。 南渡北归读后感(六):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我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齐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那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资料太多,自我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活力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活力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礼貌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能够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必须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我的确定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能够理解。相反,我觉得那应当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明白自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明白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南渡北归读后感(七): 《南渡北归》这部170余万字的书,是我读过最厚的一部,也是我最愿推荐的一部。它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笔,止于大陆文革后。近四十年光景,中国烽火连天,风雨飘摇。最终一批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以及卷滚在大潮里的众生学者,从历史的苍茫中走来,又消失在那幽暗尽头。这样情形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学界精英奔波向祖国西南,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蒙自、李庄,在几近食不果腹时,仍专心学术,不忘民族复兴,用知识去触摸那“为万世开太平”的梦想。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曾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当时光逝去,他们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贵的灵魂却却与年轮共生,“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本书关注更多的是,在大师光环下,他们作为一个学者最真实,最温暖,最可爱的一面。退居台湾的“傅大炮”,穷困至买不起一条棉裤,却仍将史语所好生安置,而撒手离去。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曾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然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甚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纵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却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能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终郁郁而终。 留守大陆的,林徽因、梁思永、吴金鼎、陶孟和等,文革风暴来临之时,早已作古,算逃过一劫。可陈寅恪、吴晗、曾昭抡等却于文革时期惨遭批评,甚至失去性命。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为新中国培养了79位院士的叶企孙,一向默默无闻为新中国培养人才,却仍惨死文革。可他们在威权面前毫不畏惧,始终捍卫作为学者的尊严。我想这也许就是赵翼在《题遗山诗》中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吧!在民国那个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年代,孕育出无数英才。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虽拥有短暂的“幸福”时光,却不得不在国家危难之时,卷入民族、国家与革命之中,空有一腔“为往圣继绝学”的抱负,却难以企及那“为万世开太平”的梦想。 而作者的知识面广博确使我感慨良多。作者以既全面而又不突兀的笔触再现一批大师的轨迹,又如生地为我们展开他们丰功的画卷,使我深刻看到最具影响的几大学府的发展和灵性。 大师们求学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计个人得失而从容投身祖国怀抱,且在条件十分艰苦前提下,做出伟大功绩和壮举,将以八股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在抗战的艰苦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建的西南联大仍是中国大学史上的光辉。 在民国那个打开国门,融入世界的年代,知识分子们何去何从?我想正如蒋梦麟在《西潮》一书中对于文化道路的思考:西潮来袭,有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有人选择了墨守成规。在潮起潮落中,对传统的坚守,对新潮的吸收,才是我们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还在历史学系的时候,一位教师说:“我们怀念民国的学术氛围,不是民国先生们学术多么高超,而是先生们的风骨我们再也见不到。 南渡北归读后感(八):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是一本描绘大师的佳作,虽然在我看来,许多大师的风骨并没有表现得太淋漓尽致,是零散、琐屑的片段构成了一个个大师的剪影。梁启超,只是众多大师中的一位,但对我个人而言,他是主角。 梁启超的一生,似乎都在与变革、混乱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齐,他在慌乱中逃亡,在变革中崛起,他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对奴隶性的表现、产生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在与革命派论战的过程中,梁启超创造了一个新词:中华民族。他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七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词。他认为,中国人家庭观念、乡土观念浓厚,但毫无国家意识,只明白服从权威和统治者,不知服从国家和主义。他在那些举国困苦的年代,为了中国文学的未来而担忧,他一面主张引进西学,一面主张中国人要学会创新,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梁启超拿起文学的笔,书写下了他的新思想。岁月的流年带走的是他青涩的无知和淡淡的无奈,陨落的`梦想是凋落的栀子花,芳华犹在,悠悠地飘落,跃然于脑海的信念是青春最完美的记忆,在成长中沉淀却不消逝。记录下的缱绻是生命中悠长的河。少年的梦想在风中实现。 大时代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穆旦说:“但如今,突然应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明白我的全部努力,可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可是,在那动荡的年代,那些学者们只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南渡北归”的含义在于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等等,随着内战爆发,带着自我的个人梦想和抱负,越过台湾海峡,进行第二次南渡,并最终长眠台湾,死后倍受哀荣。而陈寅恪等一批知识分子,则在南渡中突然改辙更张,回归故土,但仓皇张望时,却不知如何适应,最终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进取改造,其晚境凄凉;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权贵,红极一时,最终又陷于世人皆曰杀的尴尬之境,令人悲叹。这不仅仅是大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抉择,也是小人物在大时代的缩影:有的人选择了逃离,有的人选择抗争,有的人选择固守不动,有的人选择投靠他人……《南渡北归》用学者们的选择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中每个普通人的抉择,知识分子精英的变迁只是那个年代中一个小的倒影,而南渡的远远不止知识分子精英,南渡的还有中国人民的精神和财富,那些大人物的远去,不仅仅是个人的远去, 也是一个时代的远去。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每个人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为此感叹和扼腕,可是,我们何必为了已经远去的大师在独自叹息呢?大师真正的魅力不再于让我们为之感叹,而在于很多年后,当他们远去,却能把那坚定的足迹留给后人。他们在应对国破家亡时毅然投入救亡图存的潮流中,且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保住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他们拥有强烈的自强精神。而此刻,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每一天在应对着他们辛苦捍卫的中华文化时抱怨,没有了当初的力量与活力,是时代造就了他们,还是时代糟蹋了我们? 一本书的好,不再于别人对他的评价,而在于它对我们心灵的升华,《南渡北归》让我明白,纵使路途坎坷,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勇往直前;纵使前途渺茫,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坚持不懈;纵使北归无期,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坚强不息。 南渡北归读后感(九): 看过《南渡北归》后,只想再悲叹一次:21岁了,我才明白真正的中国历史。 小学到高中,我花了12年时间学习历史。高中时,历史成绩常常全班第一,也是文科班的尖子生。可是,上大学四年,我才发现之前学的历史教材,错误的知识占到一半,甚至还多。这是什么样的感慨呢?生在这样的时代,年轻人,继续努力吧。 该著作分三部,约180万字,包括《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书的封面写着一段话,颇具震撼力,“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终一代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封面下半部分写着八个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然后就是9个大师的肖像,有胡适、蒋梦麟、傅斯年、张伯苓、鲁迅……乐哥在第一页批了八个字,“大师远去,专家横行”。 回想起高中和大一大二时期读红色-小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小二黑结婚》……这些所谓的名著都是历史书上推荐的,它们花费了我好久的时间,读完之后也带来了许久的感动。 可是,当看过《南渡北归》后,突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先民国期间还有这么多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什么中学时期的教材不向我们着重推荐他们,而单单选择介绍郭沫若、沈从文、何其芳、吴强、孙犁这些人。 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李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朱家骅、吴宓、陈寅恪、曾昭抡、董作宾、曾昭橘、叶企孙、刘文典、俞大维……可叹这些人物竟然不能够在中国历史书中占据一些地位。还有卢作孚、张自忠、方先觉……看着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我想抹眼泪。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历史的角落,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西南联大数百人旅行团,从长沙到云南,徒步3000多里,这样的壮举令今日的大学生汗颜。更发人深思的是,过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动对他们加以照顾,为民族之未来保存期望。跟随保卫学生的军队官兵,在完成任务后婉拒了学校的酬谢。如此义举,怎不动容。 作为史语所所长兼台大校长的傅斯年,临死前急着写文章拿稿费,让其妻买一条棉裤御寒;董作宾主持史语所建造办公大楼和宿舍工程,一晃几年过去,眼看一座座楼舍立起,而董家生活依然极其艰难。当时建筑业与学术机关的知识分子,很少搞建筑拿回扣。比较今世“站起一座楼,富起一群狗”或“建成一条路,倒下一群狗”,往事实不堪回首。 梁再冰最初报考清华大学,未被录取。林徽因曾怀疑清华判分有误,当经过有关人员调看女儿的试卷之后,认可无误,遂让梁改投北大,并被西语系录取。梁从诫报考清华建筑系,因2分之差未被录取,不得已改为历史系。后世很多人认为凭借梁思成夫妇的地位和权力,遂两个孩子心愿是件并不难办的事,但梁思成夫妇没有这样做。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清华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尚属清廉,还没有太大的歪风邪气,教授们的思想差不错都是这样,特殊的例子倒是少见。 当知识分子一个个被打成“右派”时,当他们一个个走上绝路自杀时,当文革后清华要为吴晗立雕像旋即遭到质疑时,我只想在说一句:历史终将还世人公道,即使需要一百年。 南渡北归读后感(十):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离别。所谓南渡,描述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第三部:离别,是全书最揪心也是最发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师,七零八落,悲欢离合,一言难尽…… 《南渡北归》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明白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不明白在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会认为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人的人格似乎太矫情。但读了《南渡北归》这本书,我明白,用伟大形容这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实在不够。我甚至为自我以前不清楚这段历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海归与几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龟”有较大的不一样,在当年海归的梦想里,有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的心愿,没有捞个大官或弄个百万富翁的追求。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梦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研究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唤醒了失落的灵魂,这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而抵不住诱惑的心灵,终究没有依托。 《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中有的部分写得过分实在,怒气和怨气都跃然纸上,有点儿像中国的工笔画,重彩。相比之下杨绛先生写的《干校六记》,更像是中国的水墨画,写意,叫读者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去体会平淡中的惨痛。 也许是家庭与年龄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更加有感触,也更想走近那个时代了解那段历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学时也曾赶上空袭,可是招考的大学和考生都有准备。考试时间过半赶上空袭,试卷有效,否则在警报过后用第二份考题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报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这隆隆的炸弹声中考上当时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工程。当时的浙大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够容纳一千多名师生,只好在遵义、湄潭和永兴场三处。那时遵义都没有电灯,更别说是湄潭和永兴场了。当时一年级的学生上课住宿都在永兴场的江西会馆及楚馆。二年级学生理、农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师范在历史名城遵义。黔北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远离战火的一块安乐土。加上风景优美,更有名师授业,难怪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来到湄潭后说浙江大学很像剑桥,有一种田园诗般的乡土生活和宁静的学术空气。 家父1946年夏从浙大化工系毕业后考上公费留学,去瑞典学冶金。九年后,学成归国。 这三个月的时间,与大时代完全交融在一齐,忘却了自我,也忘记了整个世界。所谓安静,那是真正安静的三个月,自我仿佛是一粒穿越时空的浮尘,在那战乱频发、炮火纷飞的年代,跟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呼吸着他们的呼吸。情恸难抑之处,泪水长流,不能自已。 我经过《南渡北归》这本书,走近那个年代,走近父亲......读完已两月有余,灵魂似乎还在那段历史中徘徊,深感与父亲同在,不愿归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十一): 《南渡北归》读后感 最近,最终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话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那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进取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评声中,以往进取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明白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以往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能够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此刻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以往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景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样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明白以往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终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向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齐受苦”。在生命的最终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此刻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南渡北归读后感(十二): 南渡北归读后感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可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我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我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终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一样的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当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此刻,更应当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我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期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金一南苦难辉煌读后感推荐度:归的组词推荐度:李商隐《夜雨寄北》教学设计推荐度:孩子归男方的离婚协议书推荐度:抚养权归女方的离婚协议书推荐度:相关推荐
【南渡北归读后感】相关文章:
渡荆门送别古诗词01-27北禅寺导游词07-09读《终南别业》有感06-09八仙渡导游词06-16北京十渡导游词07-13夜雨寄北翻译4篇10-09渡荆门送别古诗词5篇01-27北京十渡优秀导游词06-21八仙渡景区导游词06-18崂山北九水导游词12-04